產經

逾半在華美企呻無錢賺

中美關係議題,已經連續4年成為企業在華發展的主要憂慮。 中美關係議題,已經連續4年成為企業在華發展的主要憂慮。
中美關係議題,已經連續4年成為企業在華發展的主要憂慮。
今年續憂中美關係 40%公司未計劃增投資
內地經濟自通關以來復甦步伐不似預期,歸根究柢是外資對華的投資熱情大不如前。中國美國商會昨日公布的《2024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51%受訪在華美企呻去年營運只是收支平衡,乃至蝕本經營。更甚的是,有逾40%企業稱他們無計劃在今年增加對華投資,5%受訪者更直言打算削減支出,可見重建外資信心仍有待觀察、舉步維艱。
中國美國商會於去年10至11月,訪問了343家美國企業,檢視他們的在華營商看法。其中三分之一企業指,中美關係愈趨不確定,是今年減少投資中國的原因,而上述議題亦已經連續4年成為企業在華發展的主要憂慮。此外,內地監管指標不一致、勞工成本上升以及數據安全等,亦是美企在華營商的擔憂。
57%對華開放市場乏信心
要留意,雖然有大約半數美企表示,中國是他們全球3大投資目的地之一,惟隨着經濟增長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美企普遍對投資內地態度謹慎。57%受訪者更直言,對中央會否進一步向外資企業開放市場缺乏信心;另有39%稱,感覺自己在內地不太受歡迎。
中小企製造業續擴張
不僅如此,中美兩國在科技層面「鬥個你死我活」同樣影響企業產出,約16%的科技和研究產業公司稱,開始將製造業轉移至海外或轉向海外採購,比例遠高於去年的9%。
該商會會員企業表示,希望兩國政府能夠緩和言詞,進行有效的高層對話,同時繼續敦促內地政府公平對待美國企業。
就在外資信心繼續動搖之際,被視為反映中小企和民營企業經營狀況的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最新表現同樣參差不齊。
1月財新製造業PMI報50.8,雖然連續第3個月擴張,且創兩年半以來最長升浪;惟由分項指數來看,新接業務總量增速放緩;就業水平亦持續向下,相關指數在過去11個月內第10度處於收縮區間,顯示市場景氣度仍未傳導至勞動力市場,企業仍然以降本增效作為優先考慮因素。此外,整體銷售增速亦降至去年10月後最低。
可幸的是,新出口訂單指數逾半年來首次重上50水平,主要受全球需求預期改善、新產品發布等因素帶動。
專家:通縮就業壓力猶在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目前內地經濟仍面臨較大壓力和困難,不利及不穩因素仍然偏多,供過於求持續,物價水平低迷,通縮壓力猶在,同時就業壓力繼續偏大,而由中央政策層面來看,需着眼於促進就業、增加收入和改善市場預期。
不過,有分析認為,對比起昨日坊間公布的PMI數字,官方製造業PMI更反映內地經濟實況,事關中央近期就算推出收緊A股的股票沽空規定、降準等刺激經濟措施,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依然低迷,而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49.2,與財新PMI是連續第3個月出現背馳。
內地財新製造業PMI內地財新製造業PMI
內地財新製造業PMI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