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環球經濟未脫滯脹陰霾

隨着高利率逐漸影響經濟活動,預期歐元區已於去年底前陷入衰退。 隨着高利率逐漸影響經濟活動,預期歐元區已於去年底前陷入衰退。
隨着高利率逐漸影響經濟活動,預期歐元區已於去年底前陷入衰退。
近期穩健的支出數據,反映貨幣政策的作用可能已經減弱,而消費保持強勁,將妨礙通脹平穩下跌,甚至可能會推高利率。分析顯示,雖然消費強勁的情景或會對環球經濟增長預測增加累計1.3個百分點,但同時會令通脹上升1.3個百分點,並推遲減息。
事實上,需求復甦和通脹回升可能促使環球央行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與此同時,漫長而多變的政策傳導滯後效應,可能比預期更快出現,並增加環球經濟出現「硬着陸」的風險。
高通脹或持續更長時間
然而,環球經濟供給側方面亦存在許多不明朗因素。金融市場對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的興奮情緒,可能會迅速地轉化成投資熱潮,從而推動生產力提升,促使經濟實現較基準預測更溫和的着陸。但同樣地,如供給側通脹情景顯示,負面的供應衝擊將導致環球經濟朝着滯脹方向發展。近期美國等勞動市場放緩的迹象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工資增長持續高企可能導致高通脹率難以回落。
最後,地緣政治風險或會中斷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的供應,以及阻礙國際貿易和投資,從而導致通脹回升。這兩種情景將導致已發展經濟體系的央行幾乎沒有減息空間。
目前對供給側通脹情景的預測機率仍高達10%,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情景的概率為7%,這反映滯脹結果仍是基準預測面臨的最大風險。
現時預計,環球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將由去年的2.7%,放緩至今年及2025年的2.2%。在已發展經濟體系,經濟增長預計將由去年的1.6%,下跌至今年的1%,隨後於2025年回升至1.1%。
儘管美國經濟仍然表現強勁,但隨着高利率逐漸影響經濟活動,預期經濟增長將放緩,且預期歐元區已於去年底前陷入衰退,而英國經濟可能於今年上半年步其後塵。
料歐央行減息早過英美
內地方面,當局採取寬鬆政策已有一段時間,隨着他們試圖終結以房地產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很可能會再進一步放寬政策。
此外,預期環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由去年的4.4%,放緩至今年的2.9%,隨後小幅回升至2025年的3%。儘管如此,目前通脹放緩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影響不斷減弱,而非相關核心物價壓力大幅放緩所致,因此將通脹下調至目標水平仍然存在困難。
歐洲央行預計會是首個開始減息的主要已發展市場央行,並將在今年第一季起減息1.5厘,到2025年中存款利率將下調至2.5厘。緊隨其後的將會是英倫銀行,預期它將於2025年中前累減1.25厘至4厘。相比下,美國聯儲局將是最後才減息的主要已發展市場央行,目前預期當局將於9月首次減息,利率將於2025年下調兩厘至3.5厘水平。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