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有序化解內房債 華復甦除後顧憂

被喻為大得不能倒的中國房地產企業「中國恒大」終於確認清盤收場,從昨日兩地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已一定程度消化事態發展,故暫時而言相關的衝擊在可控水平。事實上,以市場化手段來化解內房債彈,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復常的重要一步,也好為整體經濟復甦盡快掃除絆腳石。以目前中國資產價值極端低水,基本上已將引爆債彈震撼程度盡量減輕,得堅定有序化解這場危機,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黎明前的黑暗將逐漸見到盡頭。
自恒大出事以來,陸續有房企出現債務違約,甚至資不抵債,須要積極賣產套現、與債主商談重組債務。發展項目缺錢投入,停建停售,資金無法如期回籠。物業發展是大銀碼的投資,一般涉及資本槓桿操作,分別只在於槓桿程度的高低。長期的資金周轉困局,規模更大、財政更強的發展商都會面臨考驗,變相加大整個產業的危機,亦大大影響內地的固定資產投資表現,經濟增長誠然已在付出代價。
不過,這些年內房過度槓桿,且影響到居民基本住屋生活,也威脅到金融體系穩定,更困難的債彈,當局都要積極應對化解。基本上,近年當局定調「房住不炒」,是徹底改變了市場對樓價、地價只升不跌的預期;其次是為房企負債水平及銀行發放房貸定出紅線指引,以鎖定行業信貸風險惡化,並盡量維持低利率環境,緩減各方的債務壓力。
繼而當局着手理順樓市供需關係,一方面積極調整房策,釋放用家需求,另一方面則鼓勵銀行為重點房企的債務提供過渡性支援,確保交樓順暢,最大程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及支持居民置業信心。基本上,這些舉措一直在做,亦一直加大力度,盡可能加強產業抗逆力。今次恒大被頒令清盤,若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這場硬仗算是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其實,過去在美國主導下全球央行「大撒幣」,房地產泡沫是各主要城市的普遍現象,大量資金鎖在樓市,非但加大金融體系與經濟發展的風險,也影響居民生活。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嚴重,威脅到金融體系及地方財政,算是最先着手去槓桿、消泡沫的主要經濟體。無可否認,整頓房地產行業得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包括令相關的財富效應消退,投資與消費遇冷,加大經濟降速壓力,但也只有切切實實化解房地產債彈,解除這個大包袱,中國經濟始可無後顧之憂重新出發。
利息波動與資產泡沫爆破,往往是全球金融市場危機的引子,而美國貨幣政策就主導劇本節奏,最終也由美國來割韭菜。如今,中國未有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步伐,亦積極化解自身的債務危機。雖然美國推動製造業與華脫鈎,對中國製造業造成衝擊,但中國全產業鏈優勢猶在,亦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且整體市場門戶保持對外開放,只要未來能兌現改革開放的承諾,提供可靠、具前景的投資環境與機遇,有望為世界提供美國以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中國得堅持克服眼前的困難,並以強而有力的措施有效管理好市場預期,重建信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