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金融地位料星取代

港府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去年首11個月對內地人所發放的簽證數量是外國人的10倍。 港府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去年首11個月對內地人所發放的簽證數量是外國人的10倍。
港府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去年首11個月對內地人所發放的簽證數量是外國人的10倍。
被指中國化已成定局 不再是國際城市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早就出現裂紋,而在通關之後更遭揶揄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股市不振、樓價又拾級而下,充斥內憂外患,令人惴惴不安。最新英國媒體更「踩多腳」指,香港已經不再是國際大都會,尤其是在大批內地人進駐下,香港人口結構正處於巨變之中,「中國化」已成定局,不再是國際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由新加坡取代。
有近6萬內地人才湧入
《經濟學人》的一篇題為「香港愈來愈不是一個國際城市」的報道指出,擁有750萬人口的香港,近年約有20萬名市民相繼離開,導致人才流失。雖然去年通關後港府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惟去年首11個月,總共發放了8,000個西方國家外來人口的簽證,相比之下香港對內地人所發放的簽證數量是外國人的10倍。其中,去年前11個月批准的6萬個頂尖人才簽證中,高達95%是發給內地人。
據悉,這批人除了來自中國南部,說廣東話為主之餘,亦來自中國五湖四海,變相令普通話成為企業召開董事會使用的首選語言。
此消彼長下,報道又稱由於香港愈趨「中國化」,削弱了西方人士在港居住興趣。而對這批外國人而言,香港經濟復甦步伐已經緩慢,加上要適應變化多端的語言要求,所以一批外國人在香港較以前難找到工作。
星成亞洲跨國商業中心
不僅如此,報道引述一位曾在英國接受過律師培訓,之後搬到香港擔任金融分析師的女性從業員表示,現在本港所有商業活動都面向北京,新加坡則躍升為亞洲跨國商業中心。
此外,有在新界開食肆的老闆直言,現時所有外國人都走了,反而是很多中國人來港,留意到他們不喜歡素食食品。所謂「供應離不開需求」,過去很受歡迎的西餐外賣店結業,取而代之是客流暢旺的中餐館,反映「中國化」趨勢已無形地入侵了社會文化。
回顧早年,有外媒曾經冠以香港「紐倫港」(Nylonkong)的美譽,亦即繼紐約、倫敦後,亞洲區內唯一城市能夠領導、服務投資者的全球金融中心。可惜的是,去年底「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話題鬧得沸沸揚揚,甚至跳出香港成國際笑話,更被指香港成為世界3大金融中心用了100年建造,惟淪為金融中心遺址只花了不到5年,令人唏噓。雖然多位港府官員開腔澄清,但港股的頹勢卻令人難以信服。事實上,就連印度股市都已爬頭港股,截至1月22日收市,印度股市總市值折合已逾33萬億元,香港僅為27.24萬億元。
不過,有分析指出,在中美博弈之下,「國際化」的定義也許都在經歷轉變,過去以歐美等西方經濟體主導國際市場,可如今中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和貿易國,所謂「國際化」,本來就應該增加「中國化」元素,香港得自信地配合國家戰略,重塑「國際城市」的內涵,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香港被指「中國化」3大現象香港被指「中國化」3大現象
香港被指「中國化」3大現象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