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英特爾展望輸台積電

英特爾指,各項非核心業務疲弱只是碰巧在同一時間發生。 英特爾指,各項非核心業務疲弱只是碰巧在同一時間發生。
英特爾指,各項非核心業務疲弱只是碰巧在同一時間發生。
料首季收入只增8% 累股價挫12%
全球半導體產業走出周期低谷,受到美國政府極力支持的半導體老店英特爾(Intel)上季度錄得純利26.69億美元,按年由虧轉盈。不過,該公司對於今年首季度的業績展望卻極之保守,季度收入估算只落在122億至132億美元,以中位數計按年增長8.4%,遠低過市場預期的141.5億美元。相比之下,英特爾在晶圓代工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台積電早前估算本季收入增長中位數達到12.5%,比英特爾增幅多近四成!
受累兩大部門業績不佳
受到悲觀展望所拖累,英特爾股價於周五早段曾挫12.51%,低見43.35美元。英特爾行政總裁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指出,本季度的業績指引主要是受到旗下輔助駕駛業務Mobileye、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PSG)表現不佳所拖累,並且強調核心業務(客戶端伺服器及邊緣運算產品)表現依然良好,首季業績表現疲弱只是暫時現象。
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各項非核心業務疲弱只是「個別情況」,只是碰巧在同一時間發生,故而對整體業績表現產生了超出預期的負面影響。不過,這說法難以釋除投資者的疑慮,畢竟時間點實在有些巧合,整體行業在處於反彈初期。蓋爾辛格聲稱︰「我們認為(英特爾)沒有損失市場份額,而且產品變得愈來愈強大」,並補充指,隨着過去一年公司的發展,收入、盈利都得到了明顯改善,預期新的產品線也將會迎來順風。
數據中心及AI生意縮9%
似乎是為了分散市場注意力,蓋爾辛格再一次提到將於2025年推出的18A(等效1.8納米)製程,此前他已多次對外宣稱18A製程的效能將會超越所有競爭對手,惟該說法被台積電多次反駁,稱18A不過與台積電的3納米製程相若,雙方一直隔空「打口水仗」。他最新表示,其製程技術已得到一些晶片設計公司「非常強烈的認可」,特別是在晶背供電技術方面更是遙遙領先,「行業內每一個人都認識到這一點」。
回看英特爾上季度業績,收入為154.06億美元,按年增長9.71%。其中,包括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CPU)晶片在內的客戶運算部門收入為88.44億美元,按年增長33.09%。然而,儘管人工智能(AI)風頭正盛,但英特爾的數據中心及AI相關收入依然按年倒退9.86%,至39.85億美元。至於備受矚目的晶圓代工部門(IFS)收入雖然大增63.48%至2.91億美元,但這在極低基數下才有的增幅。
換言之,上季業績實現收入增長及按年扭虧為盈,基本上是靠着收入佔比最多的客戶運算部門支撐,反映了英特爾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其「食老本」的業務模式。蓋爾辛格表示,對該業務前景樂觀,並指AI電腦的趨勢才剛起步,有望開啟多年的增長周期。
英特爾上季業績摘要英特爾上季業績摘要
英特爾上季業績摘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