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國進口造芯設備年增14%

雖然美國、日本及荷蘭相繼向中國祭出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惟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內地去年仍然進口了近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的半導體生產設備,按年增加14%,金額是自2015年有報告以來第二多,反映中國成功繞過相關禁令,搶先在全球各地掃貨。
同時,市傳一眾內地半導體廠商趕在荷蘭出口限制措施實施前,大舉搶購光刻機,單是上月從荷蘭進口的光刻機金額高達11億美元(約85.8億港元),按年飆近10倍。據悉,有關廠商亦正迅速投資新晶片廠,希望藉此提高自主能力,繞過美國及其盟友實施的出口管制。
日台半導體板塊炒上
另邊廂,日本及台灣多隻上市半導體股則受惠台積電績佳而節節上升,最新日本半導體製造設備廠商迪思科(DISCO)周一收升0.56%,報41,070日圓,即市更曾升至42,060日圓,創上市以來新高。
迪思科將於周三公布業績,市場估計,受惠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電動車需求上升,加上日圓貶值、產品價格揚升,該企首3季(去年4月至12月)合併營業利潤料達770億日圓(約40億港元)。
台股方面,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再度訪台,AI伺服器指標廠緯創、緯穎等做好;台積電及聯發科技表現持平及升0.22%。
至於台積電的一納米建廠計劃有新進展,據報該企擬在嘉義縣太保市科學園區設廠,向政府提出100公頃的用地需求,其中40公頃設先進封裝廠,60公頃則為一納米建廠用地。台積電指出,設廠地點有諸多考量,而他們以台灣作主要基地,不排除任何可能,會持續與局方合作評估適合建廠用地。
此外,開發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OpenAI創始人據報擬籌集數十億美元,興建晶片廠,台積電和三星電子是潛在合作夥伴。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