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豬企去年4季恐全見紅

分析預料,即使進入今年元旦後傳統消費旺季,內地豬價仍持續低迷。 分析預料,即使進入今年元旦後傳統消費旺季,內地豬價仍持續低迷。
分析預料,即使進入今年元旦後傳統消費旺季,內地豬價仍持續低迷。
豬價連跌22個月 料每隻倒貼近百元
內地豬肉價格在2023年暴跌,甚至成為拖累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豬隊友」,去年12月豬肉價格按年跌26.1%,連挫22個月。分析預料,即使進入今年元旦後傳統消費旺季,豬價仍持續低迷,故憂慮已上市的內地豬企很有可能迎來連續4季的虧損,出現生豬養殖產業罕見齊齊全年見紅的蝕入肉現象。
以深圳上市的養豬3大巨頭來看,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於2023年首3季淨虧損規模仍然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下同)。被視為「豬大哥」的牧原股份堪稱扭轉劣勢的箇中能手,但去年業績恐怕亦難言理想,單計去年12月銷情顯示,生豬售價持續承壓,整體較11月售價進一步下跌,上述3企商品豬銷售平均價分別降至每公斤13.42元、13.7元、13.06元,按年跌幅維持雙位數,且12月均價更齊創去年新低。
牧原降低生豬出欄目標
豬企提到均價受壓的原因,除了行業周期波動、2022年同期豬價上漲較快導致基數較高影響之外,2023年以來行業產能相對供過於求、基於非洲豬瘟對養豬產業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等有關。為求自保,牧原在去年12月初已宣布下調2023年生豬出欄數量目標,由原本預測的6,500萬至7,100萬隻,修改為估計約6,250萬至6,400萬隻,打破了業內對該公司年底衝量的預期。
內媒引述牧原的投資者關係團隊解釋指,受多重因素影響,近期生豬市場行情變化較迅速,生豬價格波動較大,為避免價格踩踏,公司適當調整銷售策略;鑑於行情相對低迷,連體重不到30公斤的生豬需求量亦減少,與預期相比,該企生豬銷量降幅較大。
天風證券的測算分析,去年第四季主要豬企的虧損按季再度放大,牧原股份、溫氏股份上季出欄一隻生豬平均虧損約100元。早有內媒引用國家發改委數據計算,去年出欄一隻生豬平均蝕95.04元,意味豬企處於賣愈多、虧愈多的煎熬之中,已成為市場共識,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度專家王祖力更警告,2023年或是2014年以來全年帳目計行業難逃虧損的首個年份。
新希望頻融資賣產解困
事實上,不少豬企近年隨着行業周期下行一直未擺脫虧損局面。新希望在2021年及2022年已相繼虧損之後,直至2023年第三季,還是持續虧損,下一步或將迎來連蝕3年的局面。
惟該企未言放棄,又融資又賣產,近月率先拋出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集資不超過73.5億元,用於升級豬場、收購、償債等計劃;再打算把旗下德陽食品67%的股權轉讓給海南晟宸投資,代價為15億元;更宣布將旗下主營禽產業的子企51%股份售予央企中牧集團,以套現27億元,隨即惹來外界揣測該企急需「救兵」伸出援手解困。據報除了禽產業、食品深加工這兩個業務板塊外,新希望在生豬育種單元的引入戰略投資工作預計也會在2024年第一季完成。
券商估最快下季現轉機
不過,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和消費國,中國農業農村廳長會議於去年12月初已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明言2024年工作之一乃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機制,當局將堅持生產調控與市場調控雙管齊下,精準開展生產預警引導,推動生豬產能穩定在合理水平,換言之,養豬業被詬病多時的養殖成本,未來調降增效措施仍會一路捲到底。華泰証券分析指,供給高壓下,2023年豬價旺季不旺、生豬養殖端虧損期延長且短期難現獲利迹象,在現金流壓力等背景下,預期母豬產能去庫存化趨勢將深化,直至今年第二季才有望出現周期底部接折點。
內地豬價暴跌,甚至成為拖累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豬隊友」。內地豬價暴跌,甚至成為拖累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豬隊友」。
內地豬價暴跌,甚至成為拖累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豬隊友」。
內地生豬出欄量變化內地生豬出欄量變化
內地生豬出欄量變化
內地豬肉零售價格低迷內地豬肉零售價格低迷
內地豬肉零售價格低迷
去年內地3大豬企以銷量谷收入效果弱去年內地3大豬企以銷量谷收入效果弱
去年內地3大豬企以銷量谷收入效果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