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籲港捉緊大中華印度市場機遇

香港與內地股市互聯互通,有助推升離岸國際流動性。(資料圖片) 香港與內地股市互聯互通,有助推升離岸國際流動性。(資料圖片)
香港與內地股市互聯互通,有助推升離岸國際流動性。(資料圖片)
對於亞洲區的期貨及期權市場,芝商所的亞太區負責人Russell Beattie認為,去年高利率和高通脹的環境,造就期貨及期權市場的交易上升,尤其是一些幾天便到期的期權合約。不過,今年主要央行減息的話,將對零售投資者有利;至於機構投資者的影響雖仍有待觀察,但看好大中華區和印度兩個地方會繼續保持增長,故他建議香港應捉緊當中的機遇。
離岸人幣期權助對沖風險
芝商所的總部雖然在美國,但他指出,目前30%的成交量都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其中,他看好大中華區會繼續成為亞太區的增長動力,單看兩岸三地就佔去該所亞太區三分之一的業務。而且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逐漸提升,不少人都視之為「核心貨幣」,多於是新興市場貨幣。故該所在去年4月便推出了離岸人民幣期權合約,大受需要對沖人民幣匯兌風險的人士歡迎,至今已是該所第三大貨幣市場場外配對交易期權。
去年下半年,該所看到兩大增長產品類別為農產品和金屬合約。部分原因是「發生太多所謂百年一遇的事情,例如戰爭等,不少出入口商或投資者都要對沖風險,相信相似情況2024年仍會繼續」。
料今年短期合約需求延續
另外,就是市況變得更複雜多變,令到一些非常短期的期權合約抬頭,以往的買入期權都以3個月為到期單位,但現在的短期合約可短至一星期內或幾天到期。「可能是投資者要對沖美國聯儲局某個決定的風險,可能是一些重要數據公布,可以是利率或出入口數字」,導致這些極短期合約應運而生。他相信,這趨勢今年會延續。
他另一個看好亞洲區的原因,在於區內本地生產總值(GDP)和中產的消費能力不斷上升。被視為「印度版雄安新區」古吉拉特邦國際金融科技城(GIFT City)的設立,相信在未來幾年可以吸引大量外資。另外,內地持續落實期貨及期權監管條例的細節,將為相關市場帶來機遇。
至於香港,他指出,目前內地有數十間期貨公司在香港成立分區辦事處,都是等待上述監管條例的落實。加上本地與內地股市有互聯互通,「我是希望有更多金融衍生品、期貨互聯互通出現」。他認為,香港的優勢比很多地方強,應該要更多幫助內地測試新產品和服務,幫內地更多與世界連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