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蔗渣價仍乏人吼 華資產臨信心戰

這些年美國經濟競爭力下降,但當地資產仍吸引全球資金追捧,除了因美元的獨特國際地位外,熟知金融運作的美國懂得在國際市場營銷美元資產,管理好市場預期,乃致勝之道。相比下,中國搞國際金融的日子尚淺,任中國經濟如何具靭性、穩健,中國資產卻跌至蔗渣價仍乏人吼,未能反映真實價值。事實說明單靠自我「唱好」,不足以抗衡外部負能量而吸金,當得反思策略,除了要繼續深耕內部經濟、實事求是化解債務危機、完善金融體系外,同樣重要的是設法提升中國資產在國際市場上的營銷效益,始能事半功倍,打贏這場信心戰。
美國政府長年以新債冚舊債,債台高築,每年國會都要以公共開支撥款為政治籌碼而激鬥一番,政府停擺的威脅已常態化。惟美元至今仍保持相對強勢,美元資產穩步上升,美股估值處高水平,資本市場保持活躍。無他,美國是金融老手,明白市場需求,經濟不好,生意淡薄,就得發掘新意思,去年焦點的人工智能熱潮,今年或由加密貨幣接力,反正事實是資金留在美國,安全且有錢景﹗
反觀中國,3年疫情過去,雖然去年復甦未如預期,但全年經濟增長5.2%着實不差,更何況中國製造業仍保持穩定,在汽車與新能源等出口保持競爭優勢。奈何境內資本市場長期表現疲弱,而以中國資產為主的港股估值更差得如「地底泥」,去年跑輸全球,今年元月開局續頹,令人心痛。
內地一直努力提升經濟實力,理順內部矛盾,方向正確。問題是中國在國際上備受美國打壓,中國投資被愈描愈黑,但中國在拓展非美經貿圈聯繫上,進展跟不上,實效不足,難以抗衡負能量。以香港為例,近年跟緊國策拓展中東及東南亞的經貿金融商機,惟新股市場依舊冷清,市場需求不振是事實。以中國資產為主的港股估值如墮無底深淵,估值更平,都打動不到投資者的心。
如何管理好市場預期,是搞金融首要掌握的學問。比如在市場,普通商品得到成功的市場推廣,營銷取得成效,可以溢價銷售;價值不菲的商品缺乏適當的營銷助力,需求缺如,無法反映實際價值,更遑論要溢價交易。
人民幣國際化需時,但在國際經貿活動的應用日廣,加上人民幣的投資工具亦趨多樣化,中國資產本就不失投資潛力。那為何市場仍缺乏信心?一則在化解內部債務問題和釋放民營經濟活力上仍須努力,二則要更積極籠絡國際盟友的支持,盡可能擴大人民幣應用層面,並讓內地資本市場更好地發揮其融資功能,因應自身競爭強項,發掘投資亮點,經營投資主題。
這些年中資已重奪港股定價權,得善用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平台,改善市場流動性,經營好人民幣資產,讓內、外資金與企業能在各自的崗位得到發揮並取得合理回報,信心自然會回歸,比起花心神控制輿論,自吹自擂,來得實際見效。最怕是悲觀的市場預期未及時扭轉,這場中國資產保衞戰只會愈來愈難應付!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