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中植事件未釀系統性風險

中植集團嚴重資不抵債。 中植集團嚴重資不抵債。
中植集團嚴重資不抵債。
內地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中植集團以無法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北京法院申請破產,北京法院於本月初裁定受理中植集團破產清算。中植集團出險後聘請中介機構進行全面合併口徑測算,顯示該企債務規模巨大;由於集團資產集中於債權和股權投資,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流動性枯竭,資產減值嚴重。
料欠款4600億 資不抵債
初步清算結果顯示,集團總資產帳面金額約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應負債本息規模為4,200億至4,600億元——中植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短期內可用於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債務。
中植系出險其實不是剛發生的事情,它已經發酵一段時間。去年8月,中植旗下的中融信託逾期兌付部分產品,當時中融信託透露爆雷的主要原因是房地產資產出現問題。
中植集團最早從事造紙及地產行業。2018年開始,房地產行業加速擴張,但隨着地產公司在其他融資渠道尤其是銀行貸款吃緊,流動性充裕的中植成了地產公司重要融資渠道之一。
中植集團此前控制了8家上市公司,但8家公司中,5家已經易主。在中植的資產當中,價值尚存的預計是其金屬礦藏,中植的金屬和非金屬礦遍及全國12個省份,據報礦床的潛在價值1,200多億元,但如何回收資產尚不明確。
如果按最悲觀的假設:資產一分錢也不值,那中植這個「黑洞」就是4,600億元。
衝擊類似包商銀行破產
如果要估計這衝擊波有多猛烈,可以參考包商銀行2019至2020年破產案例。2021年2月3日,包商銀行管理人稱根據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於2020年11月20日出具的《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包商銀行淨資產為負2,055.16億元。所以從債權人潛在損失的程度來說,中植破產的嚴重程度最樂觀就和包商銀行的衝擊一樣大,最悲觀可能就是兩個包商銀行的影響。
政府接管後,對包商銀行存戶的存款按照兩種方式進行保障:一是對於5,000萬元以下的債權全額保障;二是對5,000萬元以上的大額債權部分保障。最終包商銀行全部債權保障水平接近90%,並打破了剛性兌付,存戶的平均損失是存款的10%。所以縱然包商破產,但對實際金融系統的衝擊相對有限。
規模僅佔銀行總存款0.15%
目前中植走到申請破產這一步,債權人權益怎處理還是未知數。最差的情況是沒有政府、接管方的包底,債權人的損失會比包商大很多。
從對市場及金融體系的影響來看,包商銀行出問題的時間,中國的宏觀經濟情況比現在好,最終存戶的損失也相對較低。所以這次中植破產對債權人、投資者和其他金融機構情緒和風險胃納的影響肯定比包商銀行大。
但話說回來,中國銀行系統裏的總存款在2023年11月達到39.8萬億美元。所以如果沒有更大的「黑洞」出現(現在看來由於第三方的核算已經完成,風險不應該很大)縱然中植系的債權人權益全數歸零,這窟窿佔總存款的比例僅為0.15%左右。因此對金融系統實際的衝擊應該不會太大,更不太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總結而言,中植破產對債權人來說,影響可能比包商銀行大;但對整個中國金融系統來說,衝擊並不太大,更不應構成怎樣的系統性風險;但在市場總體情緒低迷的背景下,對短期的資產價格,包括股票,會有一定的影響。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