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去年GDP增5.2%

內地上季經濟增長差過預期,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亦低迷。 內地上季經濟增長差過預期,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亦低迷。
內地上季經濟增長差過預期,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亦低迷。
中國超額完成疫後首年經濟增長「保五」目標,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6.0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5.2%,增速比2022年加快,更勝官方訂下的5%左右目標;加上時隔半年後經調整的青年失業率曝光,不包括在校生的16至24歲最新失業率錄14.9%,遠低於去年6月的16至24歲失業率21.3%紀錄,難怪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預判2024年內地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惟分析憂慮去年內地名義GDP增長放緩,復甦勢頭仍面臨諸多挑戰下,今年實際經濟增速恐回落至「4字頭」。
國統局料今年物價上漲
一如內地高官隔晚透露的重磅數據,去年內地經濟交出分量十足的成績表,康義昨形容,內地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全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可望超過30%,是世界增長最大引擎。但他坦言,展望今年內地有效需求不足、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多,推動內地經濟進一步回升還要克服困難。去年第四季內地GDP按年增5.2%,好過第三季的4.9%,惟略低過市場預期的5.3%,按季增幅亦由第三季的1.5%減至1%。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2023年內地名義經濟增長由4.8%放緩至4.6%,意味GDP平減指數為負0.5%,表明總體物價受壓,與持續低迷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跌足一年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一致。花旗亦指,物價通縮對信心復甦來說並非好兆頭。
不過,康義強調,近月CPI下降主要是結構性及階段性的,中經會已提出着力擴大內需,料2024年CPI會溫和上漲。
發布經調整青年失業率
備受關注的勞動力調查制度完善工作亦告完成,分年齡組別青年失業率進行兩方面調整,分別是16至24歲勞動失業率不計在校生,及增發不計在校生的25至29歲勞動失業率,主因在校生佔16至24歲城鎮人口比例六成多、約近6,200萬人,經調整可為更精準監測畢業青年就業狀況,制訂更有效的就業政策,今後將按月發布數據;惟上月整體城鎮調查失業率按月升0.1個百分點至5.1%。
對於上月經濟數據,不少投行非一面倒受落,高盛直言數據屬好壞參半,野村續指,當局似乎不願推出更有力的刺激措施來穩經濟,故料當前經濟下滑延續至今年春季,亦維持今年GDP增長預測在4%。花旗則指,現時政策和信心等還在角力,該行續預期官方將訂下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並試圖透過財政政策實現投資推動的增長。在政策有效實施前,該行估全年GDP增4.6%。
疫後中國經濟增速回升疫後中國經濟增速回升
疫後中國經濟增速回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