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恒指半月冧一成 曾穿回歸前水平

港股昨日急跌,恒指、國指及科指全部成分股低收。(中新社圖片) 港股昨日急跌,恒指、國指及科指全部成分股低收。(中新社圖片)
港股昨日急跌,恒指、國指及科指全部成分股低收。(中新社圖片)
四成藍籌52周新低 A股走資15個月最淒厲
內地新鮮出爐的上季經濟增長及上月零售銷售令人失望,連同歐美央行再為減息預期降溫,中港股市周三血流成河,跑輸區內多個主要市場,其中恒生指數曾瀉逾4%、跌穿回歸前最後收市水平,創52周新低的藍籌比例升至四成以上;滬深300指數跌至近5年低,滬深股通單日淨賣出130.56億元人民幣,為前年10月後最兇狠。
內地去年經濟增長達標未有振奮人心,資金在看到詳盡數據後反而加緊掟貨,滬深300指數跌2.18%,收報3,229點,刷新2019年2月後低位,內地股民較關心的滬綜指則跌2.09%,以全日低位2,833點收市,為2020年5月底後新低。滬深兩市成交進一步縮至6,375億元人民幣,可是外資卻加緊掟貨,滬深股通今年淨賣出已飆至265.72億元人民幣。
港股更為坎坷,恒指低開101點已是全日高位,跌幅午後曾擴至670點,低見15,194點,比1997年6月27日(回歸前最後交易日)收報15,196點略低,收市報15,276點,挫589點或3.71%,按百分比乃前年10月24日後單日最傷。2024年首12個交易日跌足11日,累瀉10.38%或1,770點。國企指數及科技指數分別挫3.93%及4.98%,收報5,132點及3,160點。
京東百威等5成分股破底
恒指、國指及科指全部成分股低收;創52周新低的恒指成分股增至35隻,比例達42.68%,其中京東集團(09618)、百威亞太(01876)、九龍倉置業(01997)等5隻更創上市後新低,可見市場對內地消費者情緒不寄厚望,亦與滬市掛牌的「國酒」貴州茅台創2022年11月底後收市新低脗合。
美團冧近7% 摩通嗌勿沾
令股民心酸的還有美團(03690),內媒上月傳出有高層以「殘酷且煎熬」形容市場競爭後,股價跌勢加劇,連回購也無補於事,昨再瀉6.96%,以接近全日低位的68.75元收市,更是2019年8月後首度收於招股價69元以下。摩根大通最新關於中資科網股的報告亦表明今年要避開美團和京東。
屋漏偏逢連夜雨,市傳歐盟6月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實施臨時關稅,藍籌電動車股比亞迪股份(01211)及理想汽車(02015)分別跌4.85%及3.06%。
成交千三億 沽空飆六成
跌市偏偏有成交配合,港股總成交額按日飆逾54%至約1,306億元,主板沽空金額亦按日升近59%至約280億元,主板沽空率升至21.51%,港股通淨買入增至59.33億元亦抵擋不了淡友。即使收市後本地傳媒報道,財金官員表明本港未有條件開徵資本增值稅,夜期亦無明顯受惠。
事實上,亞太區股市昨日幾乎全線向下,近日受捧的日本及印度股市分別低收0.4%及2.23%,港股跑輸顯見資金離棄中資股。摩根大通亞洲股票策略師Mixo Das直言,亞洲首選股市是印度,主要是愈來愈多企業把部分生產線從中國遷至印度,同時「批死」中國股票今年無望吸引外資重返,「就算技術上有反彈,也不能持久」,原因是家庭信心「極低」,「商業信心復原需時」。
瑞士寶盛估算中國股票今年盈利增長達15.2%,可是不計中國的新興市場卻高達30.5%,內地當局迄今仍無大規模刺激經濟的意向,充其量說明「他們仍有足夠空間」而已,因此對中資股維持觀望,「等待觸底過程的展開」。
內地股市昨日向下,滬深300指數更跌至近5年低位。內地股市昨日向下,滬深300指數更跌至近5年低位。
內地股市昨日向下,滬深300指數更跌至近5年低位。
恒指今年開局節節向下恒指今年開局節節向下
恒指今年開局節節向下
中港股市及資金流預測中港股市及資金流預測
中港股市及資金流預測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