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擬發特別國債籌萬億 IMF促改革脫困

格奧爾基耶娃警告,內地若不進行改革,經濟增長恐續放緩。 格奧爾基耶娃警告,內地若不進行改革,經濟增長恐續放緩。
格奧爾基耶娃警告,內地若不進行改革,經濟增長恐續放緩。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出發行的特別國債再有新消息!除了早前估計規模或高達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之外,據報內地考慮發行超長期的特別國債,集資或用於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安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領域。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中國面臨的長短期挑戰,需要結構性改革才能脫困,否則經濟增長恐跌穿「4字頭」。
經濟增長或不足4%
內媒早於上周已指出,近期多地正規劃儲備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支持方向包括糧食能源等安全。以不納入中央財政赤字的特別國債計,歷來共有3次,分別是1998年的2,700億元、2007年的1.55萬億元及2020年的一萬億元。去年第四季罕有增發的一萬億元特別國債,則需計入財政赤字,因此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特別國債。昨日外媒則指,內地考慮發行的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時間可能在下半年,方案仍在討論,意味還存在變數。
為免內地經濟對全球構成重大風險,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期間再次警告,短期內地房地產行業仍需修復,地方政府債務水平也很高。長遠上內地政府需應對人口變化和大眾信心低迷問題,歸根究柢中國需要結構性改革,平衡增長模式,轉向更注重內地消費,使他們不再過度儲蓄。若不進行改革,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以下。
不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同場指出,去年內地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料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約5.2%,將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他又強調,內地堅持不搞強刺激,沒有以累積長期風險為代價換取短期增長。
中資銀行傳收緊俄客融資
另一邊廂,受美國制裁效應影響,市傳中資銀行正在收緊對俄羅斯客戶提供資金的限制,重點針對跨境交易,審查範圍擴至在俄羅斯開展業務或通過第三國向俄國轉移關鍵物項的非俄羅斯客戶。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