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數碼經濟新時代 中美兩極塑版圖

回顧歷史,全球經濟每發展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被形容為「經濟革命」的顛覆性改革,而如今迎來的,正被喻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數碼經濟發展時期,涉及在大數據下發展人工智能、機械人、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3D打印、區塊鏈及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領域,並朝中美兩極發展,必引領全球經濟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18世紀末,水力和蒸氣的應用,成為推動全球機械化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了19世紀末,電力又成為支持大規模生產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中,電子、數碼化的興起,推動了訊息化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來到21世紀的今日,虛擬及現實互動等智能化發展,就成為智能化發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值得留意的是,過去每次工業革命,伴隨的就是全球利益大洗牌,破而後立,重塑出新的長期增長軌道,今次也不會有例外。
在傳統經濟裏,土地、人力資源、資本是支持經濟發展的3大決勝因素,可進入智能化時代後將被顛覆。例如愈來愈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機械人,推動人力資源市場變革,淘汰低端技術勞動力;過去大量須要透過中介來處理的工序,都會被省卻,皆因透過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所到之處無遠弗屆,就如這些年中國電商便逐漸取代了不少實體商務,改變勞動市場及物業租賃市場的需求。另機器呈高精密方向發展,而先進晶片就成靈魂。所以見到中美爭霸,主戰場之一正正就是在晶片領域。
值得留意是,互聯網經濟走的是大眾化發展,諸如美國股市疫情期間曾出現「散戶軍團」挑機「機構空軍」,正是網羅群眾力量的體現,既促進技術創新、生產與交易模式的轉變,意味着這些年享有絕對優勢的既得利益者,面臨霸權被瓦解的威脅。中國正努力實踐更適合數碼經濟發展趨勢的新方案,以向全球說明其獨特的體制優勢;美國則只顧築起圍牆,未有在自身體制上求變以適應時代發展。
再看數碼化、大數據的發展,衍生出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等。過去傳統汽車工業支持着歐美經濟發展,主導全球市場。可如今,論物聯網、電動化汽車等發展,中國基本上已超越美國及歐洲,領先全球,而隨之而來,當然是經濟利益洗牌。美國以圍堵手法阻撓中國科技發展,充其量只能換取一點追趕的時間,卻無法將中國甩開。
當美國發現與中國的創新技術差距大大拉近,數碼貨幣亦在顛覆貨幣市場,故這些年依賴美元霸權來維持國際地位的美國,視中國為「眼中釘」,因眼前的變化更有利中國崛起。投資者得認清中美競爭大於合作的關係,別妄想兩強「以和為貴」,未來競爭會愈見激烈。
數碼經濟發展天馬行空,但也不可能無序發展,須要制度加以規範,這也成為各國設立壁壘、保護自身利益的武器。動不動制裁、判以巨額罰款,是歐美打擊對手所採取的應對路線。惟這不利創科發展,亦令當地企業損失大量高增長市場包括中國,最終長遠競爭力是得是失,是福是禍,且拭目以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