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推動國際化 有望挑戰美霸

中國料可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料可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料可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美元地位驟降 支付工具創新 數碼人幣領先
中國經濟危機困擾全球,不斷收緊對華技術封鎖的美國卻似乎能夠在經濟「軟着陸」的情況下控制通脹,反觀中國股市表現去年明顯跑輸。不過,瑞銀財富管理從美元地位下降,以及支付工具創新、央行數碼貨幣(CBDC)發展領先全球角度,不排除中國他日能夠在全球金融體系的權力遊戲中與美國分庭抗禮。
華府財金官員過去應對關於美元霸權地位可能不保的措詞通常有「制度優越」。瑞銀財富管理投資主管基爾(Barry Gill)不否認,現時美元地位優於人民幣的背後包括美國有透明的司法制度、尊重外國投資者的權益,但人民幣可以從其他途徑挑戰。
瑞銀撐買華國債降風險
他指,一隻貨幣要成為儲備貨幣,歸根究柢還是看能否為持有者儲存價值、方便他們支付,亦即經濟學原理的貨幣基本用途。即使美元的價值尚算穩定,其作為支付手段的優勢就不是那麼固若金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走出國門,成為既便宜又有效率的跨境支付手段,而且數碼人民幣較其他CBDC領先,這種先發優勢有望讓中國得以運用其龐大的貿易網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更重要的是,現在美國應對地緣政治衝突的首選方式,就是把與其對立的國家踢出美元體系,不少國家有意減低被美國金融制裁的風險。
一個經濟體持有某隻外幣與否的考慮條件之一是該貨幣有沒有豐富的增值工具,如美元有流動性充沛、可「躺平」收息的美國國債,以及競爭力強勁的美國企業所發行的股票。中資股暫時處於捱打狀態,但基爾指出,中國國債能為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因為中國通脹低、經濟增長依然穩健,並且在西方全速收水期間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國債的走勢與美債之關連度愈來愈低。
基爾又引用歷史︰「一隻貨幣不復存在原因只有一個─政府無法抵禦印錢的誘惑」。事實上,華府債務可持續性持續惹憂。儘管美國兩黨日前就聯邦政府預算達成初步協議,財長耶倫仍不敢斷言政府本月底會否停擺。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則估計,聯邦政府於9月底止本財政年度的淨發債額高達1.6萬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下財年會正式破頂。
美財赤佔GDP恐衝上8%
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稱,不論誰入主白宮都會大舉花錢,「美國早晚出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估計,2022年美國財赤不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未來4年卻會在6.5至8%徘徊,利息支出也會在2028年前升至GDP的4.5%。
美進口來源 內地落第二
與此同時,中美經貿逐漸脫鈎之勢甚為明顯。剛出爐的去年11月美國貿易逆差為632.07億美元,按年縮0.95%,主要是服務順差擴大,抵銷貨物逆差擴大的影響;同月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215.91億美元,按年微升1.36%,但首11個月累計按年縮28.39%至2,573.38億美元,中國貨首11個月在美國進口金額的份額更按年下跌2.83個百分點至只有13.85%,不再是最大來源國,地位由墨西哥取代,比率按年升1.48個百分點至15.47%。
不少國家有意減低被美國金融制裁的風險,減少使用美元。不少國家有意減低被美國金融制裁的風險,減少使用美元。
不少國家有意減低被美國金融制裁的風險,減少使用美元。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已成為既便宜又有效率的跨境支付手段。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已成為既便宜又有效率的跨境支付手段。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已成為既便宜又有效率的跨境支付手段。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