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瑞銀:房產唔掂 內地GDP難保四

歐資投行瑞銀估計,內地今年經濟增長會放緩至4.4%。該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進而警告,房地產繼續是拖累增長的最大因素,一旦內地樓價和銷售規模「穩不住」,經濟增長恐跌至4%以下,甚至下探3%。萬一真的要內銀來承接內房壞帳損失,「相信是不可承受的」。
張坦言,去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的信號仍較溫和,沒有進入「危機模式」,反映當局不希望出盡所有牌。改善住屋需求的政策已陸續推出,「因城施策」餘地不大,按息和一線城市樓市調控則仍可調整。他預計,內地今年房地產銷售額、開工量和投資再跌5至10%,低迷恐成「新常態」。
地方政府確實扭盡六壬,其中上海市最南、毗鄰浙江的金山區再出新招,如購買保利等9家發展商的指定樓盤,可享5年免費鐵路交通上下班。
碧桂園上月賣樓瀉68%
內房危機「震央」、項目集中低線城市的碧桂園(02007)賣樓回血進度仍令人擔憂,上月歸屬股東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69.1億元(人民幣‧下同),雖是4個月新高,但按年仍瀉68.63%,涉及建築面積僅約68萬方米,按年跌75.88%;去年8月初違約消息流出以來,單月賣樓一直低於100億元。總結2023年,歸屬股東權益的合約銷售金額1,743.1億元,對應建築面積2,169萬方米,均跌約51.2%。另該企主席楊惠妍早前卸任子企廣州碧桂園鳳凰企業管理的董事長。
就市場爭論多少刺激才足夠,張寧認為,中國人民銀行上月重啟抵押補充貸款(PSL)淨投放3,500億元,若最終加碼兩萬億至3萬億元,可立刻提振市場。他又料,人行今年降準0.25至0.5個百分點、減息0.1至0.2厘,未來幾個月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如美國下半年減息則可望重返「7算」。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