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從稀缺中企發掘投資寶藏

中國製造的產品擁有相當國際競爭力,海外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中國製造的產品擁有相當國際競爭力,海外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中國製造的產品擁有相當國際競爭力,海外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最近的起心肝執屋,拾起舊玩具本想丟掉,不過心想它們會不會像《Toy Story》一樣感到被遺棄?不如傳承給兒子,讓它們重獲新生。
再次仔細看看它們,全部不約而同為中國製造。其實在20至30年後的今天,中國還是玩具的世界工廠,全球超過70%的玩具都產自中國。縱然如此,你又能否說出一、兩家中國玩具品牌或廠商?估計大部分人都不能。世界最著名的玩具品牌大多來自美國,其次是丹麥、日本等,相信它們大部分都有中國工廠或從中國採購玩具。
中國製造確立領先地位
如果能夠道出任何中國玩具廠商名字的人,很可能是在一家國際玩具品牌的採購部工作。採購玩具的人不會理會製造玩具的廠是否街知巷聞,他們最關心的是廠商的品質、價格、產品安全、產量、信譽、工人待遇等。
以上如果合格,他們便樂意從該廠商採購。可見有很多中國公司在這些方面做得不錯,中國才能成為玩具大國。而中國製造遠不止玩具,在其他一些特定的領域,中國也已經做到世界數一數二,只是普羅大眾不一定會接觸到。
其中一個領域是工程機械。有家中國公司是挖土機及混凝土機械全球排名第一的製造商,中國的玩具廠大多為國際大品牌做代工,而這家工程機械公司卻自己成為了一個國際大品牌。多年前這家公司初創時,內地的工程機械市場基本被美國及日本品牌壟斷,但由於這家公司慢慢製造出了比競爭對手便宜、質量過關、功能齊全的產品,加上它優質的客戶服務,它在內地的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直至成為行業龍頭。
此後,它更衝出中國,銷售到海外市場。從它2022年年度報告可知,公司的產品出口到全球超過50個國家及地區,增長最快的地區是美國及歐洲,海外銷售已佔它們總收入的27.2%,海外市場的毛利率更高於中國。可見這公司並非以本傷人地在海外傾銷產品,它的產品擁有相當的競爭力,才能在國外市場提升佔有率。
對於一些對中國需求較悲觀,但又希望在市場估值吸引時吸納港股的投資者,不妨可以留意這類出海成功的公司,其實不止是工程機械行業,連醫療設備也有這類公司。
擁自家品牌勝做代工廠
整體來說,這些能以自家品牌成功出海的公司無疑比為他人代工的玩具廠更具投資價值。消費者只關注玩具品牌,而品牌隨時可以換另一家中國甚至是越南的廠商來做代工,顧客並不在意,只要品質、價格保持就可以。但那些挖土機、混凝土機械上面印着中國公司的品牌,它需要多年維持產品質素才能慢慢贏取行業人士的信任,繼而出海。但這些品牌也只是行內人士認識,還未必算得上「國際知名品牌」。中國有能力孕育這類國際知名品牌嗎?
最近一位代表愛爾蘭一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來到香港尋找中國基金經理。閒談時他說家裏快要迎接孩子所以要買新車,和很多人一樣,新車大多數會考慮電動車。他細心研究了愛爾蘭當地銷售的美國、歐洲、中國品牌後,認為性價比最高的還是中國車。以同一價格,中國車在續航上較優勝,外形或其他設備上也不遜色。雖然最後他因為後車廂空間的考慮選了美國車,但他對中國車已另眼相看。
內地電動車望脫穎而出
的而且確,環球有不少消費者已用真金白銀投了中國電動車一票。以其中一家公司為例,它2023年中期報告公布,它的市場已經拓展到全球超過50個國家及地區,部分地區的銷量更在當時市場名列前茅。汽車作為大部分人第二大金額的消費品,通常不是衝動消費,而是經過詳細分析、比較,收集用家反饋後才會做出購買決定。所以有這樣的出海成績的確不容易。
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發展已經算是勢如破竹,但有望能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的公司還是寥寥可數。因此,投資者應更加留意這些擁有獨特能力又市場所稀缺的公司。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