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華經濟周期料逐漸回暖

內地汽車及新能源等產業走向國際,有助推動經濟發展。 內地汽車及新能源等產業走向國際,有助推動經濟發展。
內地汽車及新能源等產業走向國際,有助推動經濟發展。
2023年末,市場情況進一步陷入膠着狀態。雖然內地信貸增長、貨幣活躍度和價格指數等經濟指標疲軟,但從周期角度來看,目前水平已大致處於以往多輪經濟周期的低位,表明本周期的整體經濟或有較大可能已見底,宏觀形勢已日漸明朗。
展望今年,內地經濟有可能出現周期反轉,在資產配置上對股票轉至較為正面的看法,地方債及美國通脹情況改善可為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帶來空間。
中美息差收窄有助幣策
內地財政刺激政策的核心或在於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如果僅僅依靠當局增加財政赤字,可能不足以帶動總需求,關鍵仍在於地方政府。但近幾年來,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情況較弱,一方面是前幾輪債務的累積急需化解,另一方面是房地產行業下滑後,土地出讓金及經濟調整後稅收收入都下滑。在債務得到明顯化解前,地方政府或難以透過增加財政收入帶動支出。
同時,中美息差或限制貨幣政策空間。中美息差近期處於歷史高位附近,對內地貨幣政策形成掣肘。然而,隨着美國經濟或通脹逐步受控,美債息率也許將步入下行軌道,從而減緩內地貨幣政策的壓力,讓幣策可望於今年迎來放寬空間。
企業盈利也許已處於轉捩點。從早前公布的去年第三季度業績來看,內地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小幅改善,盈利能力暫時企穩。從結構上來看,周期行業和中小市值公司的盈利改善較為顯著。非必需消費品的景氣度維持在較高水平,部分周期和電子等行業改善幅度較大。結合前述企業再庫存過程或告一段落,將密切關注企業盈利恢復的韌性。
未來產業結構悄然轉變
行業板塊方面,較看好經濟的結構性變化。房地產及其相關的產業鏈依然對經濟增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不能忽視經濟在總量放緩的表現下悄然發生的結構性變化,這或許亦將會是未來的投資主線。首先,製造業體現出明顯的韌性,特別是高技術投資,這表明技術升級已然成為共識,將長期看好相關板塊。
其次,內地的汽車、新能源和電子等高端製造業開始穩步在全球推進,並已在一些市場取得相當份額。這是內地製造業的實質進步。隨着愈來愈多企業在海外設置產能,獲取份額的情況預料將持續。再者,在經濟及企業盈利調整的背景下,「平替」(即平價代替品)消費興起是去年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相關公司也錄得亮眼增長,可持續關注。
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首席投資官 安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