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ChatGPT發布後多地提速監管

阿爾特曼 阿爾特曼
阿爾特曼
作為一項「新技術」,人工智能(AI)在監管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不少專家亦警告AI可能帶來的潛在道德風險,包括把相關技術用於生產詐騙內容,比如經常在各大網站出現,透過冒認明星、政商界名人吸引受害者的投資詐騙廣告。隨着AI熱潮爆發,全球各地政府亦紛紛開始推動對AI的監管。
早於2021年,歐盟已經提出監管AI的框架,但沒有推進下去,畢竟當時AI仍未受到太大重視,各界似乎都認為未有收緊監管的迫切性。自2022年底ChatGPT發布後,全世界的AI相關立法都有所加速。歐盟的主要立法機構歐洲議會在去年6月投票通過了提出兩年的《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草案,嚴格限定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情景和範圍,要求ChatGPT等生成式AI,需要揭露哪些內容是AI產生的,需要設計模型防止產生有害內容,需要揭露訓練模型時用了哪些有版權的資料等。
內地大模型服務須獲批
中國在去年4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去年8月正式實施,要求每一個在中國境內提供服務的大模型,都要報告訓練數據,經過有關部門備案和安全評估後,才能公開提供服務。目前有10多家大模型公司通過備案。
去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通過關於人工智能的監管法令。根據白宮發布的情況說明,美國把監管重心放在了下一代大模型上,要求大型AI公司開發對「國家安全、國家經濟安全等構成嚴重風險」的大模型時要通知政府。
OpenAI主動籲規管技術
AI是少數主動擁抱監管的新興產業。ChatGPT發布半年後,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就坐到美國參議院聽證會的證人席,呼籲議員們監管AI技術。他說︰「如果這項技術出了問題,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當時在場的議員更對於有公司「主動要求被監管」而覺得不可思議。
有份創立OpenAI的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亦指出,AI可能會威脅人類文明,其危險程度甚或高於核子武器。
馬斯克馬斯克
馬斯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