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製造業PMI續陷收縮 半年最弱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的從業人員指數創11個月低。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的從業人員指數創11個月低。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的從業人員指數創11個月低。
中國製造業活動持續收縮,2023年12月份由官方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為半年低位,且連續3個月回落兼處於50以下的收縮區間。即使計及12月略為回穩至50.4的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12月綜合PMI產出指數只有50.3,縮至2023年新低。
國家統計局在2023年除夕日,交出12月兩大行業的成績表。惟受部分基礎原料產業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製造業景氣度降溫,在5項分類指數中,有4類均按月下行,不跌的「供應商配送時間」也是持平而非上升,而備受市場關注的從業人員指數更跌至47.9,為2023年1月後最低。
官方PMI數據再遜預期,國統局解釋,從全球看,2023年來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持續收縮。目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部分企業反映海外訂單減少,疊加內地有效需求不足,為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按分類指數看,新訂單指數按月跌0.7個百分點至48.7,跌幅為各分類指數中最差。
內銀放貸無意冒險
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專家昨亦指,紅海局勢緊張等因素影響,內地製造企業出口需求減,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5.8,創2023年最低。同時,因紅海局勢緊張衝擊全球供應鏈,國際大宗商品市價上漲等,購進物價指數止跌回升至51.5,但產品銷售價格因需求偏弱而加速下滑,出廠物價指數降至47.7。
當局曾試圖重啟疫後經濟,手段之一明顯是鼓勵內銀向重點行業實體放貸。外媒分析指,鑑於經濟放緩、企業不願承擔更多債務,過去一年中國透過定向貸款工具力推多項短期低息或無息貸款計劃予銀行,額度逾5.3萬億元人民幣,但內銀放貸宗旨卻未受「息誘」而動搖。
專家指,具針對性的信貸配置僅出於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心態,相較更廣泛的貨幣政策「放水」,無差別信貸支持可能引發中期金融和其他風險等禍害。可惜,商業銀行發現很難在官方優先考慮的行業中找到合格的借款人。據6大國有銀行之一的內銀高層所指,銀行主要根據借款人能否償還貸款來判斷貸款決定,而不是利率資金成本有多低,換言之,內銀無意蒙受債務違約的風險來促進經濟復甦。
房企去年銷售額挫17%
另外,中指研究院統計顯示,內地百強房企去年銷售總額跌17.3%至約6.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房企應佔銷售額角度,碧桂園(02007)瀉51.58%,世茂集團(00813)及富力地產(02777)分別跌55.2%及58.86%;中國恒大(03333)僅錄381.4億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