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花旗估小米SU7售20萬起 股價軟

小米暫未有披露首款電動車型SU7的價格。 小米暫未有披露首款電動車型SU7的價格。
小米暫未有披露首款電動車型SU7的價格。
小米集團(01810)在社交平台發了海灣藍配色的首款汽車官方照,創始人雷軍更揚言目標是媲美保時捷、Tesla,打造汽車工業時代的Dream Car。多家券商就此發表報告,其中,花旗估計,小米SU7售價每輛20萬至30萬元(人民幣‧下同),短期股價則受手機銷量表現所支持。該股昨日收報15.6港元,跌4.18%,成交28.81億港元。
花旗指出,儘管小米並未有披露首款電動車型SU7的價格,但相信不會低過15萬元,估計價格介乎20萬至30萬元,並重申對其2024至2026年電動車出貨量預測分別為5.87萬輛、12.55萬輛及19.47萬輛;另料在發布盈利預測及正式推出電動車之前,小米股價短期受智能手機小米14和K70銷量增長所支持,故予目標價19.6港元,投資評級為「買入」。
野村注視4大關鍵位
另一券商野村則維持給予小米「中性」的投資評級,目標價由16港元升至18.6港元,反映初期電動車業務。該行指出,在其覆蓋範圍內,小米是今年表現最出色的智能手機相關股票,表現大幅跑贏恒指。雖然一些投資者可能會擔心小米明年的盈利能力,但該行認為有4個關鍵點值得關注,分別是小米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電動車的市場份額、核心業務與電動車業務的協同效應,以及電動車市場的市場情緒。據該行預測,小米核心業務的市值約為3,700億元,而電動車業務根據其市場份額和估值彈性,在2024至2025年可能再增加500億至1,250億元。
麥格理則指,小米並沒有在新車研發上走捷徑及以現有成熟平台與科技製造怪誕產品,而是使用自家平台,並採用自家研發或與行業領先供應商共同研發的科技,引擎使用行業最快的2.72萬轉速,行業首個倒置電池與車身一體化技術以改善安全,中國首個9,100噸大壓鑄機器,並採用小米自行研發的合金,以及行業首個用於自動駕駛的端到端感知決策大模型。可見創新科技為小米電動車與同業的重要區分。
瑞銀料明年賣3萬輛
瑞銀稱,小米的智能電動車有望於明年第三季開始銷售,並料明年銷量將達3萬輛,相信SU7車型的價格或會在保時捷Taycan和Tesla Model S的範圍內,而兩款車型在中國分別以150萬元及70萬元出售。小米表示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但仍未確定首批車型是自行製造或外包給第三方。長遠看,該行認為小米目標在北京內部生產大部分智能電動車。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