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全球資金大挪移 金融戰愈走愈近

計及今年,港股已連跌4年,反映這期間中國資產估值的極端低潮,以及在中美博弈、新冠疫情及內地全面整改下,兩地經濟所受到的連環衝擊。不過,隨着時間過去,兩地經濟已重新適應大國博弈的外部環境,適逢美國貨幣政策料將逆轉至進入減息周期,美元表現已說明資金開始流出並重投非美元資產,全球資金大挪移將為中國資產帶來翻身的機會,同時也可能成為中美金融戰的啟端。投資者對中國資產既不能過度悲觀,也不能過度樂觀。在風險仍偏高下,追求回報得理性,更重要的任務是保本保值!
美國聯儲局近次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市場預期最快明年3月將迎來減息行動,資金已率先部署,流出美元,朝向多元化的資產布局,包括一眾美元貨幣及相關資產,甚至是黃金及虛擬貨幣,相信未來一季這個資金流趨勢會持續,也意味美元轉弱之勢才剛開始。
過去幾年,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大洗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自然首當其衝,但基本上至今而言,中國已適應與美國的新經貿關係,並在拓展非美體系經貿關係方面見到成效,尤其與中東、東盟及金磚國家的經貿聯繫日廣,有力說明這個世界不再是由美霸說了算,而中國正在帶領世界走出一條與西方體系不一樣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如今美國經濟面對難題,繼續收緊貨幣政策抗通脹,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在明年大選之年,執政的拜登政府自然接受不了這情況出現;但若明年過早放寬貨幣政策,大幅減息,美國通脹反彈的可能性並不能排除,更有機會激化美股推向資產泡沫爆破的邊緣。只是為着選票,聯儲局配合拜登政府放鴿的機會還是較大,市場開始押注美元走弱,事必有因。
美元走向逆轉,牽一髮,動全身,金價及虛擬貨幣近季表現亮麗是明確信號,下一步將發展至環球資本市場,意味美股或陷調整,其他非美資產則有機會迎來資金流入,包括內地及香港股市。其實拜登政府亦早有此盤算,近半年加大力度唱衰中國資產,又加大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就是擔心中國資本市場走出低谷,成全球「吸金池」。不過,這幾年美國力壓中國科技,制裁招數頻出,亦無法將中國的重點科企如華為打垮,中國經濟今年差極仍能以約5%的增長示人,說明美國的打壓徒勞。
美國與中東產油國關係生變,過去數十年的油金體系響警,加上新能源興起,迫使中東諸地謀經濟轉型,更願意向外拓展經貿關係,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為這些經濟體提供發展機會。若明年內地妥善處理房地產及地方債務問題,內部需求有望在政策配合下重新撬動增長巨輪,中國資產將迎來翻身機會,香港雖有望藉此結束4年跌市,但復甦之路不會平坦,尤其須提防美國的金融制裁。
展望2024年,地緣政治不會有悶場,中美角力只會更緊張,金融戰將比科技戰更轟動精彩。香港既是主戰場,沒有其他選擇,得盡最大努力確保內部穩定,並跟緊國策,謹慎部署,全力應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