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股債走資創新高 年內涉6591億飆44%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尚未回復。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尚未回復。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尚未回復。
內地疫後復甦步伐不似預期,樓市低迷更為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加上地緣政治局勢愈發緊張,都讓外資對投資內地市場望而卻步。
外媒引述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指出,截至12月19日,海外投資者年內自中國股票及債券市場淨流出845億美元(約6,591億港元),是該協會自2015年開始進行統計以來的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外資淨流出中國市場的規模按年激增44%。
印度吸金力6年最強
自中國市場撤走的資金,恐怕流向亞洲新興市場。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泰國及越南的亞洲新興市場期間錄淨流出超過200億美元,而不計中國,有關地區錄得640億美元的淨流入。
取代中國成為吸金力最強地區之一是印度,據報資金流入規模達到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南韓也錄得穩定資金流入,年內達到約300億美元,流入規模為前一年的兩倍。
滬深股通沽足5個月
若按互聯互通的北向交易數據計算,截至昨日為止,月內外資經滬、深股通淨沽出123.59億元人民幣價值的A股,為連續5個月淨沽出,累計淨拋售A股1,860.66億元人民幣。年內外資經滬、深股通淨流入規模僅442.69億元人民幣。
值得留意的是,外媒引述美國銀行本月對專注於亞洲基金經理進行一項調查,結果指出大多數基金經理都表示減持中國股票,情況與11月相若,這也說明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未有明顯好轉。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