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工業利潤飆三成

內地需求漸恢復,工業企業營收連續5個月回升。 內地需求漸恢復,工業企業營收連續5個月回升。
內地需求漸恢復,工業企業營收連續5個月回升。
人行周內放水9050億 A股回穩
內地11月工業企業利潤按年增長29.5%,較10月提速26.8個百分點,加上中國人民銀行續透過逆回購「放水」,周三再淨投放2,870億元(人民幣‧下同),本周暫累計「放水」9,050億元,刺激滬深股市3大指數齊回穩,滬綜指更重上2,900點。中國證監會昨明言,對10月發布的融資新規,包括限售股不得融券即「借貨沽空」,將強化監管執法,反映監管呵護A股市場的重要舉措勢延長。
中證監嚴打借貨沽空
數據顯示,以融資新規出爐前的10月13日為止,A股融券餘額為876億元,對比周二收市降至705.8億元,足見新例收緊融券制度奏效。惟中證監相關部門負責人指,新規發布後,雖然監理機構及業者協會透過通知、現場檢查等多種方式,督促證券公司落實新規要求,但多數證券公司在落實新規要求上只是基本到位,現場檢查也發現個別證券公司存在關聯方核查不夠深入等問題。
中證監下一步將壓實證券公司責任,督促證券公司按「看不清,不展業」的要求,加強對客戶交易與目的之穿透式管理,嚴禁參與違規或為違規提供便利。同時,會建立健全穿透式監管的工作機制,對透過多層嵌套、合謀交易、串聯套利等方式違反「限售股不得融券」等要求的行為從嚴打擊。
由於總結全年股匯表現在即,當局各自釋出積極維穩信號。人行方面,昨開展4,210億元逆回購操作,連續6個交易日淨投放,經逆回購口徑累計「放水」1.26萬億元。人民幣中間價昨報7.1002兌每美元,按日跌37點子,在岸價下午4時30分收報7.1437,升8點子。滬深股通隨港股節後復市而重啟,全日錄淨買入逾56億元,帶動A股向上,滬綜指收升0.54%,報2,914點;深成指及深圳創業板指數分別升0.38%及0.07%。
70%中企擬擴東盟業務
工業數據亦回暖,國家統計局認為,內地需求漸恢復,工業生產加速回升,導致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如營收連續5個月回升,帶動利潤加快恢復。今年首11個月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按年增1%至120.04萬億元,增速較首10個月加速0.7個百分點。惟首11個月工業企業利潤按年跌4.4%,降幅延續3月以來收窄走勢。值得注意是,首11個月私營企業利潤升1.6%,為今年來首升。
然而,全球經貿摩擦有加深趨勢。中國貿促會昨發布10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綜合指數為305,續處高位,按年升44,按月亦增124。同時,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按年擴大29%,按月升43.6%。中資企業方面,在東盟的整體經營情況較好,調查顯示,51.11%受訪企業料今年在東盟經營將實現盈利,分別有48.88%、48.6%和51.41%受訪企業估今年其在東盟市場份額、營業利潤和收入增加,擬擴大當地業務的企業佔70.95%。
內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急升內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急升
內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急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