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7大建議助父母灌輸良好習慣

孩子應從小培養良好理財習慣。 孩子應從小培養良好理財習慣。
孩子應從小培養良好理財習慣。
培養兒童的理財觀念是一個重要的教育任務,以下是一些建議來幫助父母教導孩子良好的理財習慣。
【與孩子討論金錢價值】
經常說明金錢的重要性和價值觀,讓孩子明白金錢是通過工作和努力得來的,並且需要明智地使用。常聽到朋友說起,孩子見大人在銀行櫃員機提款時,以為鈔票就是這樣垂手可得,而忽略了家長要經過辛勤工作,才會有收入可以從櫃員機中提取。所以家長可以多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如何賺取金錢。情況許可的話,不妨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讓他們了解「錢從何來」。如果有家人、朋友經營商店,可以讓孩子親身參與一些簡單工作,明白「勞動與成果」的真締。
【設定目標和儲蓄計劃】
幫助孩子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例如購買特定的玩具或者實現一些計劃。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定期儲起部分零用錢,可讓他們感受到積少成多的威力。至於每年一次的「重大收入」──利是錢,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計數」,欲望,餘額就是好好放進「小金庫」,充實自己的儲蓄戶口。
【多用途規劃零用錢】
給予孩子一定的零用錢,並設定一些基本的支出和儲蓄要求。教導他們如何分配零用錢,例如一部分用作儲蓄;一部分用於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一部分用於與親友分享,例如送禮物;一部分用於慈善捐款,回饋社會等。
【購物格價助建正確價值觀念】
帶領孩子一起購物時,教導他們比較價格和產品的品質,讓他們明白價值觀念和選擇的重要性。家長亦要讓孩子明白,「最貴的東西並不一定最好」。例如買玩具,我們應該買「最想玩、最好玩」的,而不是玩具店裏最貴的一件。至於購買生活用品時,亦要讓孩子參考「性價比」,如果用更高的價錢,買了超出自身需要的物件,就是浪費的行為。
【為子女開設儲蓄帳戶】
幫助孩子開設儲蓄帳戶,教導他們如何存錢和管理帳戶。讓他們親自體驗存錢和利息的增長。另外,家長可以跟孩子作一些協定,鼓勵孩子有耐性及紀律地儲蓄,不會「今日儲五百,明日使一千」半途而廢。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定,在儲蓄期滿取得利息時,讓他運用利息去買一些喜歡的東西,家長可以適量地作出補貼。一來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儲蓄及理財目標,亦實實在在地讓他們感受到正確理財可以得到的回報。
【以身作則 善用教育資源】
作為父母,成為良好的理財榜樣,自己也要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如果自己每月都「碌爆卡」,又如何說服孩子儲錢呢。另外,希望孩子知慳識儉,家長在生活細節中也要展現節儉慳家、不浪費的作風,孩子在這樣的薰陶下,相信長大後很難變成「大花筒」。此外,可以運用書籍、網路和其他教育資源來幫助孩子學習關於理財的知識和技能。
【孩子的責任和獎勵】
鼓勵孩子承擔一些責任,例如做家務或幫助鄰居,並給予相應的獎勵。這鼓勵了他們的努力和價值觀,並教導他們價值取決於工作的原則。
給孩子做決策承擔責任
重要的是給予孩子在理財方面的自主權,讓他們學會自己做決策和承擔責任。同時,持續與孩子討論和回答他們的問題,提供指導和支持,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
父母可為孩子開設儲蓄帳戶,教他們如何管理金錢。父母可為孩子開設儲蓄帳戶,教他們如何管理金錢。
父母可為孩子開設儲蓄帳戶,教他們如何管理金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