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客勢不再豪買 奢侈品商憂2024難捱

受不利因素打擊及消費模式改變,內地客出手已不像以往闊綽。 受不利因素打擊及消費模式改變,內地客出手已不像以往闊綽。
受不利因素打擊及消費模式改變,內地客出手已不像以往闊綽。
樓市危機打擊 消費信心轉弱 儲蓄率料破頂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高利率環境維持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讓消費者更為審慎,疫情爆發後3年間的奢侈品消費繁榮景象即將告終。第三季財報出爐以來,國際奢侈品巨頭紛紛預警明年的市況不景氣,加上向來出手闊綽的中國消費者信心如今在地方政府及房地產債務危機遭受打擊,消費者買不動奢侈品的言論頓時甚囂塵上。
更願花錢提升酒店服務
消費行業研究公司WGSN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arla Buzasi表示,由於消費者信心不足和不穩定的房地產價格,中國奢侈品方面的增長將比之前預期的更保守,人們更傾向於儲蓄而非消費,預計個人家庭儲蓄率將達到歷史高點。她指出,消費者正在尋求奢侈品獲得更好的性價比,不論是體驗、服務還是產品本身。
雖然疫情後全球各地都迎來更多的旅客回歸,可是不論是坐擁Dior、Tiffany及酩悅香檳等多個品牌的奢侈品龍頭LVMH,還是經營Prada及Miu Miu的普拉達(01913),第三季的銷售增速都較上半年大幅放緩,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上季銷售更按年跌9%,點名指受西歐和亞太地區經濟疲弱所影響。Chanel管理層更明言,歐美地區高通脹、內地青年人失業率創紀錄,導致該品牌首次及偶爾消費的買家數量下降,預告明年只會「更艱難」。
除了經濟不景氣,Valentino董事長Rachid Mohamed Rachid亦坦言,旅遊消費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人們似乎更願意把錢花在酒店等體驗項目上,而不是購物。
高價消費或僅增4%
事實上,另一顧問公司麥肯錫預期,今年全球奢侈品銷售增長放緩到5至7%,明年進一步放緩至3至5%。中國明年奢侈品銷售增長4至6%,這一升幅預期較2020年及2021年的增長32%及40%大幅縮水。至於今年上半年雖上升16%,但預期下半年僅增1至3%。
奢侈品牌該如何吸引消費者光顧?Buzasi表示,亞太地區的消費者正在尋求更強烈的文化共鳴,文化合作、體驗式零售、沉浸式敍事,以及「無縫」的實體與虛擬服務,乃奢侈品品牌在中國保持高增長的策略,又謂中國的奢侈品牌應重新審視其實體零售布局,確定潛在的低線城市。中國低端城市的消費者佔中國總人口的70%,現在積極尋求提升生活質素,品牌也希望突出除北京和上海以外的其他戰略地區。
專家仍撐京滬可超巴黎
然而,Buzasi對於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長遠前景並不悲觀,謂中國仍是亞太區內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之一,而中國正着力擴大內需,更明顯將促進內地消費作為2023年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市場正關注杭州、長沙和東莞等城市高收入消費者,在奢侈品和旅遊支出的長期增長。她預計,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69億美元(約9,118億港元);更重要的是,北京(773億美元)和上海(709億美元)有望在2032年「爬頭」巴黎,成為旅遊消費熱點。
分析預期,內地市民未來傾向於儲蓄多過消費。分析預期,內地市民未來傾向於儲蓄多過消費。
分析預期,內地市民未來傾向於儲蓄多過消費。
奢侈品零售銷售增速預測放慢奢侈品零售銷售增速預測放慢
奢侈品零售銷售增速預測放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