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致富智庫:子女學6招籌謀 父母退休唔使愁

香港退休人士每月平均支出達13,800元。 香港退休人士每月平均支出達13,800元。
香港退休人士每月平均支出達13,800元。
人人都會經歷退休,對於在社會工作多年的打工仔,家中父母或開始年屆退休之齡,部分心思細密的雙親早在自己年輕時已懂得未雨綢繆,為日後退休做好準備。面對現代人愈來愈長壽及物價高漲的年代,作為子女的你,在理財方面其實也可行多一步,一併為父母籌謀打算,讓他們安享無憂生活之餘,亦有助減輕負擔。
1.了解消費習慣 制訂預算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早前公布的《港人退休真實開支調查》顯示,香港退休人士每月平均支出較去年升300元,至13,800元,當中僅兩成受訪者已設立「平安三寶」,分別為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及遺囑。子女宜仔細衡量父母退休後每月所需支出,了解他們的生活及消費習慣,並針對性地運用儲蓄及被動收入,應付生活需要。
本身較富裕的父母可能擁有涉及股票或物業的巨額投資,當退休時得以賺取回報過活。然而,家境一般的父母退休後可能只剩下少許退休金或積蓄等,但他們往後的生活開支並不少,除了平日衣食住行的使費外,出外旅遊、與朋友聚餐的次數可能多了,又或者參加不同類型的興趣班,變相令開支增多,更重要的是萬一父母不幸患病,醫療開支隨時幾何級數上升,涉及使費可大可小。
因此,子女們在協助父母策劃退休大計時,宜按照兩老的生活習慣去制訂每月預算。父母在退休前可能有份長工,並能賺取穩定收入,應付日常開支,不過當他們退休時,收入便會大減,因此不宜「大花筒」,要做到應使則使。
2.善用社會資源 減省支出
如父母本身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等計劃,子女應該代為申請,以便每月有穩定資金幫助應付日常生活使費。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是社會福利署為70歲或以上長者,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申請人不需通過入息審查,由2023年2月1日起,高齡津貼每月金額為1,570元。此外,社會上的長者卡、醫療券、兩蚊搭車優惠等福利也應及早申請並加以善用,以節省開支。
3.分配積蓄 規劃保守投資
父母退休後手上如有一筆資金,子女可助父母把積蓄分成兩大部分,一份用作日常生活使費,一份用作投資以賺取被動收入。
如果兩老退休後再無打工,無主動收入,投資策略上不宜太進取,應傾向保守,較穩陣的投資產品包括港元定期存款、高息藍籌股、高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及貨幣基金等。目前港元定存息仍算理想,若以大行一年期港元定存年息3.4厘計,客戶存入10萬元可賺取3,400元利息。
再者,父母可考慮提取強積金及保險現金以應付不時之需,參與年金計劃也可令年長父母享有固定收入,應對長壽風險。政府多年前推出香港年金,入場費僅5萬元,不設資產審查,門檻亦不算高。
身家較為豐厚的爸媽退休可謂「唔使愁」,尤其手上「有幾層樓收租」,每月收入不成問題。此外,以磚頭換長糧的安老按揭亦是另一選擇,父母可以把物業作抵押獲取安老按揭貸款,然後可以每月收取定額年金。不過,這類按揭在香港未算流行,大多數父母都傾向把物業一代傳一代,甚至「細屋換大屋」,讓子女有個安樂窩。
4.子女及早討論供養問題
在現今物價高昂的年代,父母退休後手上的儲蓄,就算連同被動收入及社會津貼等,財政狀況可能仍「掹掹緊」,不足以應付生活需要,此時子女的家用就成為兩老的重要支持,如家庭中有多名兄弟姊妹,由於各人的負擔能力都不相同,便應商量如何合力供養退休父母,例如每名子女每月應向二人繳付多少家用,如此及早商討供養問題,除可避免出現爭拗,傷害彼此感情,亦減低對父母退休生活的影響。
5.擴闊收入來源 降低負擔
如果子女要供養退休父母,個人開支勢必增加,倘自己尚有子女要供書教學,所面對的財政負擔一點也不輕,因此身為子女除了要幫父母理財,自己的財富也要好好管理。在儲蓄外,要作出適量投資及擴闊收入來源,從而減輕個人財政負擔。
6.購買醫保 留意產品細則
保險雖未必人人買,但為父母買醫療保險或是明智之舉,萬一長者患病,甚至需住院做手術,公立醫院排隊時間長,而私家醫院醫療費用高昂,出院找數隨時「嚇親人」。再者,不少父母因想慳錢,就算患病都不願求醫,隨時延誤治療。相反,如果父母有買醫保,知道看醫生或做身體檢查後,可向保險公司索賠,不用自己「揞荷包」,他們會更願意接受治療,因此購買醫保既可保障父母,亦可保障自己,何樂而不為。
不過,醫保保費隨着年齡遞增,更可能被要求加保費或遇上不保項目,為父母投保時,小心揀選合適的保險至為重要,除要根據他們的健康狀況等因素去挑選產品,更要留意當中細則,如年齡限制,上限大多約65至80歲,而自願醫保計劃(VHIS)的認可產品條件則相對彈性,投保人可保證續保至100歲,同時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長者享兩蚊搭車優惠。長者享兩蚊搭車優惠。
長者享兩蚊搭車優惠。
自願醫保投保人可保證續保至100歲。自願醫保投保人可保證續保至100歲。
自願醫保投保人可保證續保至100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