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世銀料全球通脹降溫 內地來年掉頭升

發改委預計內地明年CPI可溫和回升。 發改委預計內地明年CPI可溫和回升。
發改委預計內地明年CPI可溫和回升。
隨着今年即將步入尾聲,世界銀行預期,迫使全球央行以數十年來最快速度加息的高通脹率,似乎有望在未來數個月持續降溫,但高通脹恐慌是否結束,仍需審慎觀察。自言為全球物價發揮重要「穩定器」作用的中國內地,官方料明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將溫和回升。
世銀經濟學家撰文指,通脹前景趨樂觀非沒有理由,所有通脹的基本驅動因素都表明,全球通脹在未來數月應下降,包括全球需求正放緩,供應中斷消退等。以油價為例,疫後的事態發展已清楚表明,油價在推動全球通脹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世銀預計2024年油價將續回落,因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將減輕需求壓力。
不過,世銀也提到,至少有兩大關鍵原因要保持謹慎,分別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再度引發通脹衝擊,以及核心通脹率居高不下帶來的持續壓力。由於需求強勁,服務業價格壓力持續,限制核心通脹率降幅。目前各國央行仍然擔心,能否在不引發經濟活動急劇下滑的情況下將通脹降至目標範圍內,據專家預測,有設定今年通脹目標的國家之中,約三分之二的通脹率仍高於目標,即使到明年,或將有逾五分之二的國家通脹率仍高於設定目標。
反觀內地,今年首11個月食品價與去年基本持平,國家發改委昨解釋,主要是受輸入性、周期性、季節性等因素疊加影響,豬肉、蔬菜等價格去年基數較高、今年自高位回落,隨着相關因素改變,同時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商品服務需求持續恢復,預計明年CPI將溫和回升。
人幣近一周最弱
人民幣匯價升勢亦見收斂,官方開出的中間價昨結束4連升,報7.0982兌每美元,跌49點子。在岸價昨日下午4時30分收跌124點子至7.1435,創近一周低,跌穿7.14水平。
值得留意是,新加坡金管局周一發聲明,要求當地持牌跨境匯款公司自明年1月1日起3個月內,暫停使用非銀行渠道向中國境內個人匯款,只能與銀行、銀行卡網絡運營商或持牌金融機構合作。新加坡當局另一份聲明顯示,新加坡執法機構已收到670多宗匯款被凍結的報告,約有1,300萬新加坡元(約7,612.8萬港元)的資金受到影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