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市民108萬儲蓄才感安全

本港通脹相對溫和,失業率亦低企,惟市民積穀防饑的意願更加強烈。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的調查顯示,港人心目中覺得有足夠安全感的儲蓄或流動資金,按年飆83%至108萬元,為調查進行以來最高。須知調查並無因疫情中斷過,市民對前景的預期是否出現重大轉變,耐人尋味。
月儲9千創新高
存保會的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最新結果發現,67%受訪市民表示有儲蓄習慣,比率與去年相若,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則按年升17%,達9,000元,創調查以來新高。18至29歲的受訪者當中,84%有儲蓄習慣,按年增加24個百分點,平均儲蓄金額升近六成至7,900元。
該會指,這反映疫情過去,市民經濟能力改善,疫情同時令市民更積極以儲蓄為未來做好準備。港人就個人現有儲蓄帶來的「安全感」評分為53.7分,按年升51.4分,結束3年跌勢。主席劉燕卿指,樂見市民月均儲蓄明顯上升,又指港人居安思危意識提高。
本次調查一個特點是重啟了對全職家庭主婦儲蓄狀況的研究,大約一半受訪家庭主婦表示有儲蓄習慣,月均儲蓄金額為5,600元,比5年前上一次研究升三成;45%受訪家庭主婦有儲蓄「私己錢」,可是只有約一半有告知家人。
另外,日前有傳17家銀行支將存款保障有現行50萬元加至100萬元,反觀存保會所建議的80萬元,僅滙豐等7家銀行支持。劉燕卿回應,正整合和研究公眾諮詢所收到的意見,期望兼顧成本與效益,要全面研究額外成本及道德風險,預計明年首季公布諮詢結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