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零售投資者2030年氣候投資可達1404億

調查發現,91%香港投資者對氣候投資感興趣。 調查發現,91%香港投資者對氣候投資感興趣。
調查發現,91%香港投資者對氣候投資感興趣。
渣打銀行最新的《可持續銀行業報告2023》顯示,香港零售投資者在2030年前可調撥180億美元(約1,404億港元)的資金至氣候相關的投資。調查發現,91%香港投資者對氣候投資感到興趣,超過八成亦表示希望增加投放於氣候主題的資本;而不同投資群參與氣候投資的主因各有不同,富裕人士和新一代高淨值人士均希望投資決定能反映個人價值觀,同時能產生回報和帶來正面影響。
報告訪問了亞洲、非洲和中東10個增長市場中共1,800名受訪者的投資興趣,發現全球在氣候減緩和適應主題相關的投資潛力達3.4萬億美元,凸顯出個人透過投資以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循環經濟再生能源吸金強
在香港的氣候投資中,110億美元可投放至氣候減緩主題,當中以循環經濟(20億美元)、可持續林務(19億美元)和再生能源(18億美元)吸引較多的資本。至於氣候適應主題的投資則為70億美元,包括糧食系統、韌性基建設施、生物多樣性及藍色經濟。然而,可比性和接觸此類產品的機會等多個因素都阻礙各投資群將其對氣候投資的興趣轉化成實質行動。
調查又顯示,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應攜手合作開發新的氣候資產,以配合新興投資者的興趣。金融機構在調配零售資本時擔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為投資者提供氣候相關資訊、專屬產品和投資帶來的結果3個方面。數碼技術和金融科技方案將發揮支持作用,並簡化投資者的投資過程。另外,全球各個行業也需要統一匯報標準以及規定最低披露的要求,以加強投資者的信心。
對於高淨值投資者來說,符合個人價值觀是首要原因,其次則是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改善回報。調查中,富裕人士是指擁有10萬至500萬美元的流動金融資產;高淨值人士是指42歲以上且流動金融資產達5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者;新一代高淨值人士是指年齡介乎25至42歲,擁有流動金融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投資者。
投資者對點對點的可持續銀行體驗興趣日增。調查顯示97%受訪者希望有一個生態環境,讓其與銀行的所有接觸可更具可持續性。愈來愈多零售投資者希望透過可持續發展概念相關的產品,如信用卡、儲蓄和貸款等,配合其氣候投資。
渣打相關客戶年增逾三成
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業務主管何文俊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連接各地資本的流動,開發創新的財富管理方案,以迎合投資者對氣候投資的興趣。截至10月,該行投資於可持續發展產品的客戶數目按年增加超過三成,未來將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讓本地及跨境客戶有更多機會投資於與其興趣脗合的可持續發展主題產品,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