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網購詐騙比率大減 七成港人仍憂受害

節日購物旺季推動消費者為親友上網選購禮物,同時亦為騙徒帶來伺機獲利的機會。 節日購物旺季推動消費者為親友上網選購禮物,同時亦為騙徒帶來伺機獲利的機會。
節日購物旺季推動消費者為親友上網選購禮物,同時亦為騙徒帶來伺機獲利的機會。
商戶旺季谷銷售 降管控水平
網購愈趨盛行,但銷售商良莠不齊,消費者稍一不慎,容易陷入消費陷阱。環聯公布今年節日購物旺季(包括「雙十一」及黑色星期五前夕至網購星期一)期間的網購詐騙趨勢分析,發現大部分商戶疑為提高銷售額,不惜降低網購詐騙管控水平,從而減少消費者購物時的潛在阻力。因此,儘管近四分之三香港消費者表示擔心成為節日網購詐騙受害人,但可疑詐騙比率卻下降。
環聯全球風險方案的專有數據顯示,在今年節日購物旺季期間,百分之一源自香港的網購交易屬可疑詐騙,而2022年及2021年的同期數字則分別為6%及6.9%。
此外,該段期間源自香港的平均每日可疑網購詐騙比率較去年同期下跌9.4%。與今年其他時間(即今年1月1日至11月22日,不包括11月11日)比較,節日購物旺季的可疑網購詐騙交易比率更大減22.5%。
涉提取積分用預設錢包
分析亦揭示了在節日購物旺季期間,源自香港的每日可疑網購詐騙交易比率。去年的高峰在黑色星期五前夕的星期四,可疑網購詐騙交易比率達9.3%,而今年的高峰則在網購星期一前夕的星期日,比率為2%。
環聯亞太區首席產品官殷虹表示,節日購物旺季既推動消費者為親友上網選購各種禮物,同時亦為騙徒帶來伺機獲利的機會。據說部分發卡機構會於節日購物旺季期間使用不同的交易模式,以便快速授權完成更多交易。同樣地,商戶為了避免流失客戶,亦可能採取類似策略減少任何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的因素,反映於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商戶均致力爭取更高的銷售額。
環聯今年第四季消費者脈搏調查顯示,大部分香港消費者均表示極為、非常及一定程度憂慮成為節日購物旺季的網購騙案受害人,比例由去年的61%大增至今年的72%。
消費者的憂慮不無道理。犯罪組織一向期待詐騙管制比較鬆懈的節日購物旺季,讓他們得以盜用受害人的帳戶獲利,詐騙手法包括提取客戶獎賞計劃內的積分或使用受害人的預設支付錢包購物等。一些商戶更會容許非登記帳戶直接付款購物,讓騙徒可利用從暗網購買,或在過往資料外洩事件中盜取的支付卡進行交易。
籲及早驗證客戶身份
儘管零售商戶可即時得知今年的網上銷售數字,潛在的詐騙損失卻不能立即呈現,更可能涉及巨大金額,事關商戶需要一段時間才可得知騙案發生,透過逐步掌握拒付、退貨以及種種客戶糾紛的數據,方能得知真確的銷售成果。
殷虹補充,節日購物旺季是零售商一年中最重要的銷售高峰期,但配備合適方案及早偵測詐騙行為則是全年要務。網上零售商在確保消費者能享受購物體驗同時,亦應盡可能以流暢無縫的方式保障他們何時何地均免受詐騙侵害。採用全面的預防詐騙解決方案是保障合法交易同時降低詐騙交易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該等方案能在交易初期及早驗證客戶的身份和真確性,當中包括帳戶註冊和登入的過程。
本港可疑網購詐騙比率比較本港可疑網購詐騙比率比較
本港可疑網購詐騙比率比較
今年購物旺季可疑網購詐騙比率今年購物旺季可疑網購詐騙比率
今年購物旺季可疑網購詐騙比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