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美金融戰幔開 港得籌謀嚴陣待

美國針對中國科技發展,全方位禁絕先進晶片供華,並推動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與華脫鈎,戰略已基本執行。下一個中美博弈的主戰場就在金融。繼周二有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展望後,昨又下調香港及澳門的信用評級展望。下調信用評級展望是調降評級的前奏,一旦降低信用評級,將引來發債成本上升及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大中國經濟復甦的難度。
金融霸權是支持這數十年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王牌,聯儲局之所以可任印銀紙,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可繼續以新債冚舊債,全因為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是世界上擁有最強流動性的貨幣,既成多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成分,也成為國際商品和貿易的主要交易貨幣。每次經濟危機,美國得以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吸引全球資金流入美元資產避險,強美元更多次衝擊新興市場,收割全球利益。
隨着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兼全球最大貿易國,在製造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在國際上有愈來愈大話語權,美國感受到威脅,2018年對華開打貿易戰,改變全球化發展模式。打壓華為,則標誌美國對華開打科技戰,至今出招限制高端晶片供華,並推動製造業撤華,以確保中國製造業實力不能在短時間內超越美國。
接下來,美國要針對中國金融發展。事實上,如今全球金融以美元主導,但隨着美國貿易量不及從前,國際貿易興起本幣結算以降美元風險,以及貨幣數碼化等新趨勢,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在褪色。另一方面,中國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資本市場發展落後,今年官方已表明要活躍資本市場,人民幣與中國債券在國際上的交易量和流動量趨增,中國金融市場加速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再走上超車道,這自然是美國最不願見到的發展。
中國房地產危機正火燒銀行業,香港也受累中國經濟景氣,百業蕭條,政府財政赤字高企,此時美資信用評級機構先降三者信用評級展望,如無意外其他美資評級機構會陸續跟進,接下來就會適時宣布正式降低三者的信用評級。導致的後果是發債成本上升,對外更難吸引外資,對內則加大財政壓力,尤其是頻頻低估財政赤字的港府,大花筒提出搞「明日大嶼」倒錢入海增加土地等大型基建,每每聲言可發債融資,卻低估利息成本上升和受累中美博弈所帶來金融風險。樓市、股市、出口、消費無瓣掂,稅收下降,支出有增無減,財政黑洞如何填補,如何支持創科等提升長遠競爭力的關鍵產業發展,不無疑問。
中美全方位爭霸,清晰的經濟戰脈絡在眼前。香港經濟由過去側重歐美資的國際化模式,過渡成更高度與內地及非美經濟體融合,勢必令香港經濟起翻天覆地的變化。最令人擔心的是與美元掛鈎的港元聯繫匯率制度何去何從,如何保障港人財產安全,這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重要基石。港府別再繼續老神在在,凡事一派理所當然,水浸眼眉不知驚!得從速檢視和制訂應急方案,嚴陣以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