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視野:內房危機或累明年GDP僅增2.8%

內地明年房地產投資規模料續跌。 內地明年房地產投資規模料續跌。
內地明年房地產投資規模料續跌。
內地明年經濟不宜看得太好,由於預期房地產活動下行會抑制投資活動和消費者信心,2024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放緩至4.4%。消費和服務業應可以延續疫情後的復甦趨勢,超額儲蓄小幅釋放也有一定幫助。而預計出口邊際改善,雖然美國經濟增長或會有所放緩,但全球科技周期應可以觸底反彈。
此外,財政政策溫和擴張有助於提振整體經濟增長,但仍預計基建投資增速有所放緩。消費物價指數(CPI)增速可能提高至1.2%,隨着美元匯價向下,明年底人民幣兌每美元或小幅升值至7.15。
地產新開工面積看跌10%
明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料將進一步下降10%,銷售面積和投資均進一步下降5%。房地產活動的深度調整將持續影響地方政府財力和支出能力,抑制相關的製造業需求和投資,並阻礙消費進一步修復。與房地產相關的壞帳可能會上升,很多銀行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清理完這些壞帳。地方財政狀況持續承壓,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地方隱性債務重組和置換。不過,中國儲蓄率較高、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而且銀行國有成分較高,這都意味着中國不太可能立即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
供應鏈轉移 外企投資減
雖然迄今為止供應鏈轉移尚未對中國宏觀層面的出口產生顯著影響,但出口商仍在持續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遷出。近期外商直接投資大幅下滑,部分是由於企業留存收益下降、美元融資成本較高等短期因素,但也反映出脫鈎壓力持續,預計外商直接投資或無法回到疫情前水平,將不利於未來出口增長。
基本預測所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房地產下行幅度加深,以及地方政府債務重組的速度和規模。由於市場情緒依然低迷,在悲觀情景下,明年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可能進一步下滑10%或以上,拖累經濟增長放緩至3%以下,人民幣兌每美元也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貶值。
房地產下行加劇將導致地方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意味着地方隱性債務重組的節奏需要加快,中央政府應推出更為顯性和強力的財政支持。
進口轉弱恐拖累全世界
即使如此,在此情景下,預計中國不會出現嚴重的信貸緊縮或典型的金融危機,而是主要通過進口轉弱拖累全球其他地區。
總括而言,基本預測所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房地產下行幅度加深、地方政府債務重組的速度和規模,以及全球貿易。如果房地產下行超過預期,即使政策支持進一步加碼,2024年經濟增速仍可能回落至2.8%,2025年僅小幅高於4%。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汪濤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