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東京核心通脹2.3%降溫 幣策勢續鬆

被視為日本全國通脹領先指標的日本東京地區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11月按年上升2.3%,升幅較10月的2.7%放緩,也低於市場預測中值2.4%,顯示日本由成本推動的物價壓力有所緩解,這或為日本央行本月19日議息會議,提供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的理據。雖然日本加息機會渺茫,但日圓匯價昨日上升約0.21%,兌每美元報146.89,兌港元在5.3算。
市場料明年7月收水
上述CPI已經撇除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價格,上月升幅放緩,主要是因為電力和天然氣價格下降。在進一步剔除能源價格之後,該CPI在11月按年增長3.6%,同樣較10月的3.8%升幅放緩,也是連續第3個月升幅減慢,這些都支持了日本央行近期的觀點,即物價壓力正在減弱。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星野卓也表示,日本工資跟不上物價漲幅,導致消費放緩。如果需求沒有跟上,物價上漲就不會繼續;如果考慮到美國經濟也在放緩,「我認為日本央行在修改政策時將會更謹慎」。
不過,有「日圓先生」之稱的經濟學者榊原英資預計,日本央行在明年7月會走向貨幣緊縮,使日圓匯價升值;一旦日本央行加速緊縮及態度積極,或推動日圓兌每美元升至120水平,相當於每百日圓兌6.5港元。
不過,全年來看,日本食品漲價情況仍然明顯。日本帝國數據庫上周發布的調查顯示,2023年漲價食品達3.23萬種,與出現創紀錄漲價潮的2022年2.5萬種相比大幅擴大25.71%。原材料價格高漲及人手不足引發的工資上漲紛紛轉嫁給銷售價格。該機構預計,大規模漲價預計到2024年春季才趨於平息。不過之後預計將面臨日圓貶值長期化,以及人手不足更趨嚴重等問題,可能會出現斷斷續續的漲價潮。
南韓GDP按年增1.4%
至於南韓央行公布,經修訂後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1.4%,按季增長0.6%,兩者與初值一致,並預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長1.4%,創3年來最慢增速。
另外,南韓11月CPI按年上升3.3%,較10月放緩0.5個百分點;按月跌0.6%,是去年11月以來首次下跌,亦是2020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11月核心CPI按年上升3%,較10月回落0.2個百分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