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PMI擺脫跌勢 成本攀企業盈利受壓

本港營商環境仍面對不少挑戰。 本港營商環境仍面對不少挑戰。
本港營商環境仍面對不少挑戰。
標普全球公布,上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10月的48.9,回升至50.1,重上50的盛衰分界線,亦擺脫了連跌4個月的頹勢,但香港私營經濟改善程度相當輕微,直言公司為保銷情,即使成本上升,但對調升售價卻顯得克制,反映企業的盈利受壓。
上月需求降 出口轉弱
該機構指,上月香港營商環境轉趨穩定,企業新增訂單量及產量的跌幅同時放緩,單從來自內地的新增業務來看,其緊縮速度同樣減慢,但外銷出口由升轉跌,主要受經濟疲弱影響,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下降。按不同行業劃分,以批發及零售業的減產幅度較小。
此外,企業上月縮減投入品的採購量,跌幅較前一個月溫和,也是目前連續3個月的緊縮期內最低,其跌勢與新訂單及產出的情況一致。此外,企業顧及目前和未來營運,於是增加儲備,提高庫存水平。為持續經營,香港私營企業在11月擴充人手,就業恢復溫和增長,是5月以來最高,因此企業清理積壓的進度比上月更佳。
員工薪酬漲 採購價升
標普又表示,供應商11月連續兩個月縮短供貨時間,反映供應鏈壓力因企業的新業務持續減少而有所紓緩。不過,投入成本卻持續攀升,整體漲幅已連續兩個月升溫,並高於長期平均值,顯示成本通脹居高不下。受訪公司主要歸因於員工成本飆升,有關升幅創8月以來最高。此外,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上升,也推高採購價格,但升幅已回落至目前38個月通脹期內的次低。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表示,11月新訂單和經營活動改善為PMI重拾升勢提供了支持,而企業重新擴充人手、增持庫存,悲觀情緒也大幅減退,這些正面信號在最新調查中呈現。不過,香港私營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企業在加薪挽留人才、低價保客源的夾縫中,似乎進退維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