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分散風險從另類資產入手

藝術品拍賣會每年均會定期舉行,吸引不少收藏家及投資者。 藝術品拍賣會每年均會定期舉行,吸引不少收藏家及投資者。
藝術品拍賣會每年均會定期舉行,吸引不少收藏家及投資者。
分散投資是指投資者把資產分散到不同類型的投資產品,不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內,其精髓在於選擇關連度低的資產。分散投資最經典的例子就是60/40投資策略:60%投資於債券,40%投資於股票。
該策略的原理是,當經濟好時,股票價格上升,但債券卻因央行加息,價格下跌;當經濟衰退時,央行減息,債券價格上升,而股票卻因經濟衰退影響盈利而下跌。60/40的目標在於用上升資產的收益來抵銷下跌資產的虧損,兩個資產相結合後,能創造出一個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都相對穩定上升的投資組合。
股債組合大打折扣
雖然60/40策略在過去40年相當成功,但投資者也要了解,此組合只在央行有減息空間環境下才適用。如息口已接近零或息口因通脹關係而向上,即便經濟衰退,央行也無法減息,那麼債券和股票價格會一同下跌,60/40策略分散風險的能力便會大打折扣。
除了股票、債券、商品和房地產等傳統資產以外,一些比較古怪的另類資產都有分散風險的作用,投資者或從未聽過這類古怪資產,因為大部分都不是普通投資者能隨便買到的。但是因為它們的回報和傳統資產的關連度不高,從分散風險層面來說,持有這類古怪資產相對有效。所以投資者不妨多了解,有備無患。
第一樣為運動博彩。自從個人電腦普及後,開始見到有投資者用數學定量分析法來投資運動博彩,包括賽馬、足球、板球等。定量投資者喜歡的是當實際博彩賠率跟估計賠率出現差距時,便是獲利的好時機。用一些國際大賽做例子,如最近在印度舉行的板球世界盃,總決賽由印度對澳洲。印度人對板球的熱愛世界第一,又有主場之利,個人的喜好和對自己國家隊的支持或會造成賠率的錯誤定價,因而給定量投資者獲利機會。賠率定價效率愈低的運動,回報就愈高。投資運動博彩另一好處就是回報免稅,至少香港和英國都不收。
藝術品具升值潛力
第二樣為藝術品,藝術品市場和股票和商品市場是兩個極端,每一樣藝術品都是獨特的,而且藝術品流通性比其他投資產品低得多,所以難以如股票般每天都有定價,那麼投資者如何得知藝術品的長期回報率?投資者可以參考蘇富比梅摩指數,從1950年起,投資藝術品的每年平均回報大約為8.5%,比美國標指回報來得低,但這數據基本只追蹤了透過拍賣市場交易的藝術品,且大部分是名家所出。
需了解,不同年份、不同風格、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升值潛力各有不同,但大部分藝術品收藏家並不單純是為回報,更多時候是對自我品味的追求和對藝術的喜好。而且能收藏藝術品的大多是社會上最富有的一撮人,所以當貧富差別愈來愈大,富人身家上升的時候,同時帶動藝術品價格一同升值。其他另類投資有機會再談。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