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恒大清盤案 今香港高院再訊

各界關注恒大最終能否逃出清盤厄運。 各界關注恒大最終能否逃出清盤厄運。
各界關注恒大最終能否逃出清盤厄運。
負債纍纍的民營房企中國恒大(03333)危在旦夕!一個多月前遭香港高等法院發出最後通牒,稱延後多時的清盤呈請聆訊會是「最後一次押後」,今日正式再訊。各界關注恒大最終是否將難逃清盤的厄運,尤其是上周該企附屬恒大物業(06666)先發制人,爆出已向內地法院向恒大等責任方提告索償,似有意趁清盤聆訊前反客為主,化身為債權人之一。
以8月28日復牌首日及上周五的收市價相比(不計9月底一度停牌再於10月初復牌),恒大股價在短短3個多月累挫近三分之一,上周五的市值僅餘31.43億元,與子企恒大汽車(00708)的31.45億元相差無幾,更比恒大物業的54.05億元市值少一截。
以股償債方案僅涉31億
假設如外媒消息所講,恒大為求自保,新修訂境外債務重組條款中,還是包括同系兩企各30%控股權,與11月初傳出「母債子還」消息一致的話,今年上半年純利達7.81億元人民幣的恒大物業恐怕在日後的財產配置、業務發展等方面更身不由己。
比起此前被拒絕的方案,今次恒大擬額外拿出17.8%的自身公司股權,作為部分境外債務的交換條件,意味原本由恒大持有的恒大物業52%股權及恒汽59%股權,在交出兩者各計30%股權後,兩子企可保留的話事權變相被雙重攤薄。不過,同系3企以股換債涉及權益總價值約31.21億元,為原先重組方案中兩類債權人合計持有票據本金約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元)的2.1%左右,以此還債仍是杯水車薪。
重創中企國際籌資能力
換言之,恒大重組新方案續擱淺的機會未減,若看不到重整的潛在可能,將無助降低被香港法院下令清盤的風險。分析指,清盤令可能會導致恒大集團「失控崩潰」,對中國其他開發商及中企在國際資本市場籌集資金能力甚或產生「災難性影響」。
近年有3家房企被勒令清盤,分別是5年前進軍香港市場的佳源國際(02768)、新力控股(前上市編號:02103)及A股公司陽光城旗下境外主體陽光城嘉世國際。惟以佳源為例,今年5月初被香港法院頒布清盤令,破產管理署按程序獲委任為該企臨時清盤人,惟至今仍未披露有關清盤的其他工作進展。
據中港兩地就相互認可及協助破產程序的會談紀要,香港的清盤人可向內地法院申請認可香港的清盤程序,但內地法院在首階段展開工作的指定試點地區為上海、廈門及深圳,並不包括恒大總部所在的廣州;即使取得跨區接管內地資產的批准,卻不排除境內資產可能先償還予內地債權人。
另內媒報道,龍光集團(03380)的境外債重組方案仍未和債權人達成一致,需要繼續修改境外債重組方案,因此公司尋求擬將原定今天舉行清盤呈請聆訊往後延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