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資最壞打算 全撤中國

內地政策風險及經濟前景,是令外資迴避中港市場的主要因素。 內地政策風險及經濟前景,是令外資迴避中港市場的主要因素。
內地政策風險及經濟前景,是令外資迴避中港市場的主要因素。
憂台海爆戰爭 摩通高盛投資變陣
中美兩國領導人自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面後,關係仍未見有大改善。一直熱衷於發展中國金融市場業務的美資兩大投行摩根大通及高盛,分別表示已削減在華業務,及不能排除在極端情況下,會撤離中國市場的可能,尤其是因為台海有機會爆發戰爭。分析師謂,中美恐怕未能就某些重要議題達成共識,而美國商界正為最壞情況作打算。
外資3個月掟千七億A股
事實上,今年11月,外資已連續第4個月經互聯互通機制拋售中國股票,單月淨賣出達17.8億元人民幣,創2016年12月深港通開通、深交所被納入跨境投資計劃以來,最長的連續資金流出紀錄;在8至10月外資已合共拋售1,720億元人民幣中國股票,雖然單月淨賣出速度緩減,惟流出趨勢未變。
摩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最近對媒體稱,不可以說台海戰爭絕對不會出現,所以必須作好準備;又指「一旦華府下令離開中國,就會離開中國」。至於高盛行政總裁所羅門(David Solomon)認為,雖然中美兩國近期對話令人鼓舞,但雙方分歧根深柢固,集團已放棄在中國「不惜一切代價實現成長」的戰略。兩大投行對內地市場的態度由熱轉冷,被視為美資擬全面退出中國一個警號。
在科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尤其激烈。有「鱷王」之稱的美國避險基金橋水創始人達利奧(Ray Dalio)表示,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將長期存在,高科技領域的投資者將不得不在兩者之間選邊站。
馭風聯合創始人馮宏遠分析,兩國元首會面後,「無打大交,但又無特別利好嘅事」,站在外資角度而言,反映內地營商環境繼續疲弱及不受歡迎,所以不敢特意入市,加上入市中國隨時會受美國制裁,有入無出,「買嗰陣本身就跌緊,又唔知幾時先跌完,睇唔到曙光」,所以欠誘因驅使外資泊入中港股市。
料人民幣短線徘徊7.1算
再者,中美兩國貿易關係已大不如前,馮宏遠指,上半年墨西哥躍升為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佔美國總貿易額15.7%,中國屈居第二僅佔13.3%,這非常影響外界對中國出口前景的看法,因「(內地)講內需無內需、講出口無出口」,所以外資實在「無特別理由幫襯中國」。
以今年第三季內地的外商直接投資為例,淨流出達118億美元。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直言,資金目前停泊在日本和印度等地,觀乎內地政策風險及經濟前景,是最令外資迴避中港的因素,故資金能否回流是信心的問題。他料人民幣兌每美元年底前只會在7.1算上落,變化不大。
專家:恒指或下試16000
在金融市場信心如此低落的時期,內地媒體指,管理資產近一萬億元、上周五披露增持中證國新央企科技類指數基金的「國家隊」中國國新控股,或將在本周繼續每天入市增持A股,這或會吸引更多機構或資金一同出手。
不過,獨立股評人沈慶洪認為,短期的提振有可能,惟股市「三座大山」即高息環境、內地經濟、中美關係未有肯定向好的話,大市都只會升幾日便回落。展望本周,市場關注周初中國恒大(03333)清盤案,他認為恒指本周如守得住16,800點的話,初步上望可看17,500點,否則有機會下試16,100點。
馮宏遠指恒指已經跌穿17,000點,將先下試16,000點,守得穩則博反彈,但不會作長倉部署。板塊上,表現較好的是手機設備股,主要原因是內地整體製造成本下跌,產品具競爭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