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經濟未卜 降準或提速

在需求不足下,內地製造業表現亦差強人意。 在需求不足下,內地製造業表現亦差強人意。
在需求不足下,內地製造業表現亦差強人意。
旺季後需求不足 製造服務業齊收縮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持續減弱,11月份兩大行業的採購及商務活動連跌兩個月!國家統計局昨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9.4,不但意味第四季以來一直失守50盛衰分界線,更創4個月來低位。分析指,數據進一步提高外界對政策支持的預期,滙豐研究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於年底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
受部分製造業進入傳統淡季及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11月製造業PMI按月再跌0.1個百分點。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新訂單、原物料庫存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50水平。同時,受十一假期效應消退等因素影響,非製造業PMI創年內新低,僅錄50.2,較10月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只有49.3,急跌0.8個百分點,為年內首次跌穿50,陷入收縮區間。
首10月國企利潤增7%
當局解釋,與居民出遊和消費密切相關的服務業在10月受假期帶動形成較高基數,才導致11月指數高位回調。此外,財政部數據顯示,首10個月國營企業利潤總額達38,326.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7.1%,升幅比首3季擴大2.8個百分點。
不過,11月綜合PMI仍按月降0.3個百分點至50.4,不少大行及經濟學家均指PMI放緩程度加快,正反映經濟關鍵復甦驅動力如服務業的反彈已逐漸減弱。大華銀行就形容,經濟動力看來比預想的弱得多,早前傳出人行考慮重新啟動抵押補充貸款(PSL)工具注入流動性,雖然可能將進一步帶動銀行降息,但降息效應或推遲到2024年首季甚至第二季,而降準25點子就有機會提前實施。
滙豐研究指,PMI數據反映復甦趨勢在11月再放緩,最值得關注是服務業商務活動收縮,主要受樓市相關活動拖累。而外圍因素例如全球需求疲弱,則打擊製造業活動表現等。因此當局有需要繼續以政策推動經濟增長,預期直接的財政支援之外,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年底更有望再降準50點子,按慣例在12月上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估計將提供更多訊息。
離岸人幣上月漲2.6%
隨着美國聯儲局減息預期和美元匯率升勢回吐,由官方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報7.1018兌每美元,按日續升13點子,再創近半年高。人民幣在岸價全日升幅反覆收窄,下午4時30分收報7.1311,略跌0.02%,惟11月累計漲幅仍達2.5%,為年內最大單月漲幅;人民幣離岸價更累漲2.68%。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更因而大幅上升,摩根大通在報告預計,中國股市漲勢延續到明年初,距離明年底MSCI中國指數的潛在升幅更超過一成。惟外媒引述摩通行政總裁戴蒙周三在峰會上指出,一旦出於某種原因,美國政府下令該行退出中國市場,該行將會照辦。
內地製造業PMI續弱內地製造業PMI續弱
內地製造業PMI續弱
非製造業PMI放緩非製造業PMI放緩
非製造業PMI放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