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亞洲明年經濟 華恐拖後腿

內地房地產市場困局恐持續拖累經濟。 內地房地產市場困局恐持續拖累經濟。
內地房地產市場困局恐持續拖累經濟。
就整個亞洲新興市場而言,預計經濟增長將從2023年的5%放緩至2024年的4.7%,而內地經濟增速料將從2023年的5.2%放緩至2024年的4.4%,因為房地產市場持續拖累,以及防疫政策優化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減弱,但政策和消費溫和復甦應能提供一定支持。
對於內地以外的整個亞洲市場,預計2024年經濟增長將略高於2023年的4.6%,達到4.9%。全球科技上行周期應能帶動亞洲的貿易和出口,尤其有利於台灣地區和南韓,而新加坡、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受益程度稍弱。另外,印度2025財年經濟增長料將大致穩定在約6.2%,與2024財年的6.3%相差不大。東盟6國的經濟增長將從2023年的4.2%小幅升至2024年的4.5%,預計越南、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的增長將加速,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增長將溫和放緩。
另方面,估計明年大多數經濟體的通脹將放緩,亞洲(內地和印度除外)的整體消費物價指數(CPI)預計將由2023年的增3.4%,下降0.7個百分點至2024年的增2.7%。對於印度,預計整體通脹將從2023年的5.5%大幅降至2024年的4.8%,但仍高於央行4%的中期目標。內地通脹則料將從2023年的0.4%升至2024年的1.2%,因為食品通脹可能回升,部分由豬肉價格的預期回升所致。隨着消費繼續溫和復甦,2024年非食品通脹可能反彈至1%以上。
或減中期借貸便利利率
2024年大多數央行將開啟淺寬鬆周期,利率或下調0.25至1.5厘。2023年在食品價格上漲壓力持續的情況下,大多數經濟體(除內地外)的通脹仍高於央行目標。2024年隨着供應側壓力緩解,預計通脹將趨於目標水平,而內地的CPI和工業生產物價指數(PPI)均可能上升。隨着美國聯儲局幣策轉向,可能於明年第一季開始步入降息周期,料2024年僅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按兵不動。內地方面,人民銀行在今年餘下時間,料將中期借貸便利(MLF)政策利率下調0.1厘,2024年再下調0.1厘至2.3厘。
聯儲幣策左右放水空間
假設美國經濟將溫和衰退,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低於預期,將為亞洲經濟增長帶來下行風險。同時,如果通脹居高不下,或聯儲局延續「更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的政策立場,央行的寬鬆空間可能受到更大限制。另假設近期內地房地產銷售企穩的情況將延續,以及科技周期將溫和復甦。若其中任一假設未成立,亞洲經濟增長將面臨下行風險。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汪濤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