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政府發債飆 社融仍遜

人民銀行周三料開展一年期MLF操作,利率維持2.5厘不變。 人民銀行周三料開展一年期MLF操作,利率維持2.5厘不變。
人民銀行周三料開展一年期MLF操作,利率維持2.5厘不變。
上月企業債減半 新貸7384億月跌七成
內地10月份新增社會融資1.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差過預期,且政府債券竟佔1.56萬億元,按年飆逾4倍,同月企業債券部分按年縮50%。同時,10月底廣義貨幣(M2)一如預期按年擴張10.3%,狹義貨幣(M1)按年增速跌至1.9%,M2減M1的「剪刀差」重上8.4個百分點,可見存款定期化、資金未充分流入實體經濟的老病未除。此前國家發改委官員承認,民企提振信心需時,喊話「有望迎來更多政策利好」。
料開展9500億MLF操作
鑑於中央今年內會發行特別國債給地方政府籌一萬億元,市場估計,中國人民銀行周三將開展9,5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一年期操作利率維持2.5厘不變,對沖本月有8,500億元到期的MLF,中信証券、瑞穗證券、興業銀行及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俱估計過萬億元。
上月非政府新增社融方面,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僅321億元,按年挫59.26%;新增企債按年跌50.79%至1,144億元,首10個月平均值約1,744.4億元,按年跌80.48%。
至於新增人民幣貸款方面,10月錄7,384億元,按月跌近七成,但10月按月「插水」乃常見現象,也好過預期。
M1增速罕有低於2%
問題是,居民中長期貸款回落至707億元,為2009年以來同月次低,僅高於去年,首10個月平均2,170.7億元,按年跌7.74%,不及2019年一半,原因無疑是買樓上會的意欲仍低迷。亦有分析指,M1增速罕有低於2%,乃內需失速的徵兆。
弔詭的是,10月企業中長期貸款為3,828億元;首10個月平均1.22萬億元,按年升逾34%。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估計,這與內銀按國策向中微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放貸、完成關鍵績效指標(KPI)有關,也不排除部分來自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考慮採購經理指數(PMI)陷於收縮區間和工業利潤疲弱等因素,難見數字真的反映企業對前景樂觀,貸款需求旺盛,況且「剪刀差」已折射民眾積穀防饑的思維。
居民存款首10月增8%
就上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446億元,居民存款卻減少6,369億元,他認為,「也許有些人真的有資金需要,但存息下降後,民眾也有機會把錢轉移至較高回報的投資產品,會否形成消費浪潮尚待觀察」。事實上,10月份是例跌,首10個月計,居民存款累增13.78萬億元,按年增8.53%。
此外,人行轄下金融穩定局則發文,點名用海航和包商銀行為例,主張「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一批風險程度高、規模大的企業集團『精準拆彈』……推動各類經營主體切實感受到『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文章續稱,持續推進中小銀行改革來化解風險之餘,要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外,要引導金融機構與LGFV平等協商化解債務風險、嚴控新增債務,亦需完善常態化的融資平台金融債務監測機制。
內地民企信心不振內地民企信心不振
內地民企信心不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