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海外基金齊嗌投資中國

有美資基金指,是時候加倉中國資產。 有美資基金指,是時候加倉中國資產。
有美資基金指,是時候加倉中國資產。
Citadel:單靠美股難發財 鄧普頓指華資產便宜
華爾街大行摩根大通去年以「不能投資」(Uninvestable)唱淡中資科網股後,西方漸漸有一些投資者開始用這個語氣決絕的詞語來形容中資股。然而,大型基金公司Citadel的創始人格里芬向美國投資者喊話,不投資海外市場就能發財的日子經已不再,強調全球投資者一定要投資中國。
8月內地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民營房企龍頭碧桂園(02007)債務危機浮面以來,滬深股通經歷外資「走鬼」,8至10月合共淨賣出A股1,713.71億元(人民幣‧下同),周二又錄得淨賣出45.87億元,又把本月迄今的吸資量減至83.93億元,可見外資對中資股的信心尚未完全復原。
內地電動車太陽能領先
然而,格里芬昨日於國際金融領袖投資論壇表示,美國投資者單靠買美股就能夠獲得超卓回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他接着說道,過去50年來美國以外創新的力量強大得多,「中國有非常能幹的企業家,為全球創造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於電動車和太陽能等多個領域領先……如果你是國際投資者,一定要關注和投資中國。」
就西方陣營以「去風險」為名與中國逐漸脫鈎,他表示,所有經濟體都從全球化的紅利獲得好處,「不知道去全球化後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對通脹、供應鏈和貨幣政策的影響難料,又關注美國政府「大花筒」把負擔丟給後代。
同樣來港與會的美資基金巨頭、富蘭克林鄧普頓行政總裁莊麗雅亦有類似見解。她說,中國房地產和債務固然有值得關注的地方,但中國是「一個比全球任何地方誕生更多工程師的市場」,內部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僅40%,這個比重在其他經濟體通常是60至70%,「如果他們(中國)有一個本地市場和需求,你應該會見到一些良好增長和機遇」。她補充,中國資產已相當便宜,是時候加倉。
MSCI中國年底看升15%
另邊廂,摩通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稱,MSCI中國指數有望出現年尾反彈,潛在升幅達一成半,理由包括當局加碼刺激經濟、向企業家伸出橄欖枝,一些企業正在加價,並有意減少擴產,阻止行業產能過度擴張,同時美國最新的經濟數據對美元構成下行壓力。
她建議增持體育用品、乳品及啤酒股,指消費股估值已大幅下降,並稱基建、新能源和電動車板塊有投資機會,但同時看淡整個「房地產生態」,指的是建材和銀行股。
劉的舊東家野村亦發表題為《收入持續受壓》的內銀股季績評論報告,把其追蹤的內銀股今年和明年盈利預測平均下調1.3%及2.2%,以反映行業今年淨利息收益率(NIM)不如預期、內地提早下調既有樓按利率、未來幾季有可能再減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以及較低的非利息收入增長預測。
然而,基於內地經濟有望改善,野村偏好利潤較高且撥備覆蓋率較高的招商銀行(03968),並維持建設銀行(00939)目標價於5.67港元,兩行評級均為「買入」。
滬深股通今年累計外資流入餘額滬深股通今年累計外資流入餘額
滬深股通今年累計外資流入餘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