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私營經濟近一年最弊

香港私營經濟景氣再度轉差,樓市亦未見起色。 香港私營經濟景氣再度轉差,樓市亦未見起色。
香港私營經濟景氣再度轉差,樓市亦未見起色。
政府本年赤字料增至1316億
香港經濟景氣仍然疲弱!標普全球公布,經季節調整後,10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8.9,低過9月的49.6,創近一年低,並連續4個月低過50盛衰分界線,反映私營經濟景氣再度轉差。接受標普訪問的企業更憂慮經濟的不確定風險升溫,加上業務競爭力不足,悲觀情緒更為強烈。另有會計師行預計,港府今個財政年度赤字進一步增加至1,316億元。
內地新增訂單跌幅擴大
對於企業縮減經營活動,標普表示,主要是私營企業新增訂單量持續減少,特別是來自內地的訂單跌幅按月擴大,幸而整體的外貿訂單量已經回穩。企業減產幅度是一年最大,製造業的跌幅最為明顯,但整體仍算溫和。
隨着新訂單與產量緊縮,企業減少採購,相關跌幅乃去年4月以來最急,令庫存水平由升轉跌,反映企業正努力在需求減弱下消耗額外庫存;私營企業暫不填補僱員離職空缺,令10月就業水平略為下跌。
成本高企 恐削投資招聘
值得留意的是,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及員工薪資都上升,導致投入成本持續高企,遠高於長期平均值,反映價格通脹加劇,當中以批發及零售業首當其衝,服務業緊隨其後。不過,私營企業為了保留客戶及推動銷售,公司向客戶轉嫁成本的幅度變得有限。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警告,私營企業利潤受壓的情況,指整體投入成本通脹進一步超越產出價格升幅,可能造成投資和就業削減,對企業年底業績增長難以樂觀;又指市場需求必須在未來數月好轉,才能重續企業的產出增長和經營信心。
私營企業對於未來一年的前景更悲觀之際,有會計行估計,截至明年3月底止本財政年度(即2023/24年度)赤字或高達1,316億元,超越上年度的赤字1,223.38億元之餘,亦遠高於港府最初估算的赤字544億元,主要原因是賣地收入較低;並且估算到明年3月底財政儲備會下降至7,032億元,較今年3月底的8,348億元縮近16%。
宜檢討稅務優惠吸企業
早前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以支持本港經濟,當務之急乃提升香港競爭力及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該會計師行建議全面檢討稅務優惠,包括對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企業,以及在港設立並具有經濟實質的環球貿易公司,稅率減半至8.25%,以進一步推廣香港作為區域商業樞紐。
政府重提「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投資移民,細節仍有待公布,該行建議允許申請者通過其個人實質擁有的主體,來持有按這計劃進行的投資,從而使該主體可被視為家族投資控股工具(FIHV)並有機會獲得由單一家族辦公室在港管理的FIHV所適用的利得稅豁免,以吸引單一家族辦公室和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另建議政府界定綠色產業,為合資格企業提供優惠稅率。
香港PMI近月表現疲弱香港PMI近月表現疲弱
香港PMI近月表現疲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