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中小企製造業再陷收縮

內地經濟恢復基礎仍未穩固。 內地經濟恢復基礎仍未穩固。
內地經濟恢復基礎仍未穩固。
內地製造業景氣再度下降,反映中小企活動為主的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於10月報49.5,不單止較9月下降1.1個百分點,跌至3個月低位,重陷50以下的收縮區間,也遜於市場預期的50.8。這一走勢與反映大型企業活動、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製造業PMI一致,兩者都是降至49.5,落在盛衰分界線之下。
供給就業外需均下降
從分項指數看到,10月製造業需求緩慢擴張、供給收縮。財新製造業新訂單指數連續第3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但增幅縮小,顯示需求擴張速度放慢。新出口訂單指數仍然低於盛衰分界線,受訪企業普遍表示,全球經濟疲弱,加上高物價,導致海外市場銷售受挫,製造業企業相應減少供給。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10月製造業景氣不高,內需維持擴張趨勢,但速度漸緩,供給、就業、外需均下降。雖然第三季經濟出現築底回升迹象,但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穩固。
惠譽料財政支持加碼
他續稱,中央政府日前決定增發一萬億元人民幣國債,用於支持災後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部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有助於穩定經濟,但對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就業和預期改善的傳導效應還需進一步觀察。
評級機構惠譽預期,該一萬億元人民幣國債的資金安排將涵蓋多種類型的符合資格項目,或助力地方政府增加資本支出,但目前尚未發布詳盡的額度分配方案。不過,該計劃可能標誌着2024年中央政府財政支持或將加碼,可帶動經濟增長,但同時會加劇內地不斷上升的政府一般債務負擔。相對於其他相近評級國家實體,中國的財政空間自2019年以來已收窄。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上海出席論壇時,引用日本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理論來分析中國當前經濟環境。他認為,各國的經濟政策應對,大都可以區分為政策刺激(包括財政和貨幣政策)和結構調整。
至於內地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他謂是以結構性調整為主、政策刺激為輔,當前經濟環境,只有穩住增長才能穩住預期、提振信心,而穩增長政策仍需持續發力,先要管控好3大挑戰:預期引導、風險防化及大國博弈。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