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恒大清盤案 再延至12月

恒大一旦清盤,將成為港股史上最大宗地產商清盤案例。 恒大一旦清盤,將成為港股史上最大宗地產商清盤案例。
恒大一旦清盤,將成為港股史上最大宗地產商清盤案例。
高院予最後機會 股價反覆挫
負債逾3,000億美元(逾2.4萬億港元)的中國恒大(03333),其清盤官司來到尾聲,但昨獲法庭給予「最後一次機會」,案件獲押後至12月4日再訊。消息令其股價昨先插逾兩成至跌穿0.2元後,再拗腰反彈8.33%,最終收挫9.74%至0.213元。分析指,恒大一旦清盤,非但會成為港股史上最大宗地產商清盤案例,更令其他財困房企債務重組遇冷鋒。
高院法官陳靜芬昨稱,「這回真的是最後一次押後」,以待公司提交具體的修訂後重組方案,可是若恒大無法達到其所設的標準,法院「很可能」於下次聆訊時頒下清盤令。
銀行撇帳 困擾金融市場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買恒大股票如買六合彩,投資者「博內地政府會出手拯救」,惟至今當局都是以減房貸利率、放寬購房限制等救樓市,未有注資予內房企業,態度明顯,故恒大值博率不高,未來要清盤亦不足為奇,「成兩萬幾億元債,點還啫?」故他籲投資者不如逢高散貨離場。
另外,花旗針對龍光集團(03380)兩家附屬公司的清盤呈請,昨亦被押後至12月4日再訊。據報公司自3月起與境外債權人的重組談判,幾乎沒取得進展。獨立股評人沈慶洪謂,恒大「爆煲」暫時不知漣漪效應有多大,但肯定不少銀行和供應商要撇帳。這令其他相似情況的內房商將更難融資,對內地樓市不利,也令本港金融市場背負不少風險,持續困擾大市易跌難升。
不過,亦「有人漏夜趕科場」。外媒引述景順基金經理Tony Roberts指,他沽出日本股票獲利,並增持中國股票,認為中國股票「相對具良好價值」。他看好現金持有量超過負債的內房企業,認為存在投資機會,因這些公司可從陷困內房手中獲取資產。此外,他看好可與日本或德國對手競爭的工廠自動化公司,以及旨在透過把握內地大量未投保人口來實現增長的保險公司。
至於其他現金流強的房企,投行摩根士丹利談到萬科企業(02202),認為其受物業銷售下跌影響,第三季業績疲弱,惟公司物業發展有40%在第四季竣工,可帶動收入入帳。
摩根士丹利又認為,萬科流動性風險可控,財務狀況仍穩健,短債覆蓋比率為2.2倍;該股每股資產淨值13.75元,以資產淨值折讓35%計,目標價8.94元,投資評級為「減持」。該股昨漲0.79%至7.59元。
大和削中海盈測目標價
日資券商大和則下調中國海外發展(00688)2023至2025年每股盈測1至5%,目標價由22.6元降至21.8元,但重申「買入」評級。該行指中海的海外合約銷售或持續跑贏多數同業,雖達成全年銷售目標具挑戰性,但相信多項樓市支持措施下,集團第四季銷售按季大幅改善,全年料持續跑贏行業。
恒大昨日股價大上大落恒大昨日股價大上大落
恒大昨日股價大上大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