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投資移民門檻增至三千萬 不含房產

港府重提投資移民,或未能為經濟帶來起色。 港府重提投資移民,或未能為經濟帶來起色。
港府重提投資移民,或未能為經濟帶來起色。
時隔8年,施政報告昨落實再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亦即是投資移民,在香港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房地產除外)的合資格投資者,可透過計劃申請來港,但入場門檻升級至3,000萬元或以上。
當局指,意在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金融及相關專業服務界別的發展優勢,細節今年內公布。值得留意的是,這項投資移民計劃自2015年起暫停,當時入場門檻在1,000萬元。
參考其他地區的投資移民門檻,台灣要求600萬新台幣(約144.92萬港元)成立或者投資公司;新加坡要求1,000萬新加坡元(約5,709.32萬港元)投資業務,或2,500萬新加坡元(約1.42億港元)投資特定基金,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投資者要求更高。
上古國際集團董事梁彥穎認為,新計劃每人投資3,000萬元在金融資產,對香港資產管理業或有些微幫助,但相信對香港整體經濟刺激不大,港府需推更多配套和優惠來增加香港對海外人才和企業的吸引力。
擬吸企業到港設總部
作為港府「搶企業、搶人才」的招數之一,施政報告提出發展「總部經濟」(Headquarters Economy),吸引內地及海外公司到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特區政府會與中央相關部委探討便利內地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的措施,例如資本項目投資的便利安排。
至於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引入公司遷冊機制,已在5月底結束公眾諮詢,施政報告昨提及目標是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建議。此外,當局計劃明年上半年推出專為綠色金融科技而設的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推動開發科技方案,為未被商業化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
助中小企拓內地電商
在支援中小企方面,政府將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提供更多彈性還款選項,讓企業選擇在指定期內,每月只償還本金的一成、兩成或五成,給予企業更多時間由「還息不還本」逐步過渡至正常還款。金管局昨表示,香港按證保險公司會與貸款機構跟進,目標在今年11月內落實新選項,企業應適時聯絡貸款機構商討選項上的安排。
商經局會成立跨部門「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推行政策協助香港中小企拓展內地電商業務;另把信保局法定最高負責額從550億元提升至800億元,增加其承保能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