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重視可持續發展公司更出「息」

愈來愈多企業正計劃通過節能減排達致淨零碳排放。 愈來愈多企業正計劃通過節能減排達致淨零碳排放。
愈來愈多企業正計劃通過節能減排達致淨零碳排放。
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極端天氣的出現變得更為頻繁,例如香港9月份的降雨量為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單日曾錄得相當於約全年四分之一的降雨量。在大規模暴雨肆虐下,香港多處地區出現水浸、交通癱瘓,反映極端天氣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除了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外,氣候變化對投資組合的影響更不容忽視,而可持續投資已成為投資界不可或缺的理念。
擁較健全規劃 派息穩定
實踐可持續投資,對投資者而言不但能實現道德價值,更能藉由公司具體的企業管理目標,為投資組合帶來實際好處。從近期觀察發現,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公司較少出現要削減派息的情況,故有較為穩定的派息紀錄,最終可以回饋投資者。
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當企業更重視可持續發展,意味着公司擁有更健全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可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資金,也更加能夠反映在更穩健的盈利能力和財務報表之上。
在可持續投資範疇方面,氣候變化是值得看好的主題之一,當中包括太陽能、風能及電動車等副主題,整體可再生和潔淨能源亦是目前較受關注的行業之一,相信可從碳中和及碳達峰的中長期目標中受惠。今年以來,大型可再生能源股票的表現優於較小型可再生能源股票,也反映整體宏觀經濟環境也會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投資在周期內發生作用。投資者必須要對宏觀經濟及可持續性投資有相關的認知及判斷,才能夠以最穩健的方式獲取回報及收益。
採多元化配置 可買綠債
為了平衡增長與收益,投資者可考慮採取多元資產配置策略,透過同時投資於可持續企業債券或綠色債券,以股債混合形式調和投資組合。隨着整體利率水平上升,綠色債券目前亦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不俗的收益水平,香港政府所發行新一批零售綠色債券的保證息率更提高至4.75厘。
一些非直接與可持續發展相關,但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有良好表現的企業,或設有明確碳中和目標和計劃的公司,也應該被歸納在可持續投資範圍內。
綠色轉型過程藏投資機遇
可持續投資的回報表現仍會受到短期因素,包括通脹和利率攀升等宏觀經濟因素影響。但整體而言,綠色轉型及可持續投資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與過去兩、三年相比,如今可持續發展概念已更廣泛被投資者和企業所接納,愈來愈多企業正計劃通過節能減排達致淨零碳排放(Net zero)。
舉例來說,部分傳統的能源公司已經開始着手轉型採用可再生能源,有計劃摒棄傳統的化石燃料業務,因此相信能源公司和其他行業在業務轉型過程中,能為市場帶來更多及範圍更廣的投資機會,同時有助為社會和環境帶來持久的正面影響。
值得留意的是,在名義上宣稱向低碳經濟轉型的企業,是否設有具體目標和計劃,以實踐更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轉型、進展如何,以及其轉型行動計劃是否可信。因此,作為負責任的主動型資產管理人,更積極地與企業及發行人進行互動 (業內稱為行使積極擁有權)至關重要,從而能更大程度地參與所投資資產的活動,進而鼓勵負責任的企業行為,以及促進更具可持續性的業務實踐,最終反映到良好的企業管治上。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