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未設相關場外交易 遜中美

要留意的是,現時本港未為買賣除牌股票設有場外交易市場(OTC),沒有二手市場,小股東難以為手上的股票找買家或定價,機制上未及美國完善,致令這個快速除牌機制本意是保障投資者,但實際上卻沒有足夠機制和資源去保障小股東權益,對股民是弊大於利。
瑞幸早年退納市仍可買賣
反觀在全球各地,如美國設場外證券交易行情公告榜(OTCBB)、粉紅單(Pink Sheets),而瑞幸咖啡2020年在納斯達克退市後,再進入OTC市場繼續交易,故公司被除牌,也不等於股票完全退出流通,可見美股市場的銜接機制配套相對完善。
同時,凡將不合規的上市公司除牌,或受理其私有化申請,美國當局都有不少跟進的措施,包括由獨立核數師調查公司的資產、權益及潛在收益,以便向小股東作出合理的賠償。若上市公司董事涉及違法、違規或欺騙等行為,亦會嚴肅跟進、譴責及起訴,其原則是盡可能確保任何人不會在上市公司被私有化或除牌的過程中,剝削小股東權益。情況與香港監管當局對除牌公司不了了之、漠不關心、無能為力的消極態度,明顯有極大分別。
A股設風險警示板助逃生
事實上,即使是在內地,退市機制亦進一步完善。強制退市有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及重大違法類4個不同的退市指標,亦設有風險警示板,包括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交易訊息獨立於其他股票分別揭示。對於退市整理期股份,整理期首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度限制,盤中成交價較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實施為期10分鐘的盤中臨時停牌機制。
說到底,退市也不是打擊問題公司的唯一方法,還得根據情況綜合採取包括誠信檔案、監管措施、行政處罰、移送刑事、集體訴訟等多種措施來實現。香港以快速除牌來令問題公司消失,卻漠視投資者在除牌股份面臨「Total Loss」的慘況及後續跟進的困難度,亦沒有如美國的集體訴訟制度來保護投資者權益,誠然須設法完善,以改善港股的「可參與度」!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