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電商內訌 鬥搶美市佔

美國在疫情下催生的網購潮,使得Temu及SHEIN乘勢崛起。 美國在疫情下催生的網購潮,使得Temu及SHEIN乘勢崛起。
美國在疫情下催生的網購潮,使得Temu及SHEIN乘勢崛起。
Temu燒錢擴張 大打價格戰 SHEIN轉平台化 邀猛人助陣
中國電商市場競爭之激烈,讓更多的中國企業「出海」尋求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可是海外市場的戰況不遑多讓。自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在去年9月進軍美國市場以來,與「同鄉」快速時尚龍頭SHEIN已大戰多個回合,隨着Temu不斷擴張版圖,加上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更趨接近,雙方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雙方屢次對簿公堂
單是在過去一年,雙方已數次對簿公堂,最近的一次是SHEIN於8月入稟倫敦高等法院,指控Temu的賣家涉嫌盜取SHEIN平台圖片來銷售自己的產品,構成不正當競爭。而在事發一個多月前,Temu才剛起訴SHEIN強迫廠家與之簽訂獨家協議,涉違反美國反壟斷法。
對於阻止8,000多家廠商與Temu合作等多項指控,SHEIN都予以否認。有供貨商向內媒表示沒有簽署獨家協議,只是「被通知不准降價或提前在Temu銷售」。
不管如何,這些訴訟都凸顯了中國供應鏈資源對跨境電商的重要性,特別是兩家電商都走性價比路線,且目標的客群為年輕的「Z世代」(即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期出生一代),更遑論兩者核心市場都在北美地區。
Temu App下載量封王
在歐美市場打滾多年的SHEIN專注於銷售自營品牌服裝,公司沒有製衣廠房,而是透過與第三方製造業夥伴合作。靈活敏捷的供應鏈及實時的數據管理,使得它能按照需求快速上架多種便宜及熱門款式,最終在疫情催谷的網購熱潮大放異彩,去年收入達227億美元。
不過,自Temu加入戰場後,SHEIN地位似乎有所動搖。「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的廣告打動了備受通脹困擾的群眾,繼承母公司「燒錢」模式的Temu透過大手筆營銷及平價產品,在不到一年時間把版圖擴至拉美、歐洲、日韓及東南亞等。數據公司data.ai的資料顯示,截至10月18日止一個月,Temu是在美國地區下載量最高的購物類別應用程式(App),排名第二是SHEIN,電商一哥Amazon才排第四。
同樣以低價吸客,Temu出手更加「狠」,在7月指控SHEIN的一紙訴訟中便披露了自家平台上同類產品價格通常會較SHEIN低10至40%,而SHEIN產品的售價一般是較Zara及H&M低60至70%。雖然兩個平台都是「直接面向消費者」(D2C),但Temu極致的低價,離不開其「全託管」的營運模式,即商家只需負責供貨,而平台包辦其餘環節,商家入場門檻降低,但定價權卻由平台把控。
對手步步逼近,SHEIN亦在今年嘗試由僅經營自家品牌的獨立站,逐步轉向平台化,目前美國、墨西哥、巴西及歐盟市場已允許第三方賣家進駐,這意味SHEIN也會好像Temu一樣朝着多品類擴張,銷售服裝及美容以外各類產品。
值得留意是,該企本月初宣布任命軟銀前高層Marcelo Claure出任副董事長,以尋求在中國以外地區實現供應鏈多元化,惟強調「不是要取代中國」,而是正在尋找一些國家,以在當地通過更加本地化來獲得競爭優勢。據官網,SHEIN目前供貨商來自中國南部、巴西及土耳其。
TikTok Shop補貼商家
兩家電商打得你死我活之際,同樣來自中國的字節跳動上月在美推出電商業務TikTok Shop,據報將為入駐商家提供高達50%的折扣補貼,以吸引商家加入本月底開始的促銷活動。
過去30日美國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過去30日美國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
過去30日美國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
零售商去年向美國繳納進口關稅零售商去年向美國繳納進口關稅
零售商去年向美國繳納進口關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