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干預產業 蠶食經濟

現屆美國政府各種監管及干預措施層出不窮,令其經濟地位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加。 現屆美國政府各種監管及干預措施層出不窮,令其經濟地位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加。
現屆美國政府各種監管及干預措施層出不窮,令其經濟地位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加。
學者:補貼關稅監管多 損企業公平競爭
美國近年不斷對本土產業進行補貼,又以各種關稅、投資限制的方式打擊潛在敵人,逐步背離了自由經濟的路線。著名國際經濟學泰斗、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代理總裁的Anne Krueger認為,現時拜登政府的產業政策猶如溫水煮蛙,正在不斷蠶食美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損害美國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徵稅致鋼鐵成本全球最高
Krueger指出,美國之所以能夠獲得全球領先地位,部分原因是其致力於確保私營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不過,隨着現屆美國政府各種補貼、關稅和監管等干預措施層出不窮,美國經濟地位面臨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她又用溫水煮蛙作比喻,指政府逐步透過一些臨時措施干預個別行業時,公眾不會做出明顯反應或抗議,而這些措施將得以持續保留,最終導致經濟運行效率日益低下並損害增長。
她列舉出眾多的例子,包括承襲自上屆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繼續保留)的鋼鐵和鋁進口關稅,導致美國的鋼鐵成本全球最高,對任何要用到這些材料的工業生產商都構成壓力;雖然一直表達環保的關注,但拜登政府仍對太陽能板徵收進口關稅;還有限制部分處方藥的價格──變相打擊藥廠開發仿製及替代藥物的意願,並且可能會導致某些藥物短缺。
這些妨礙自由市場的措施會帶來高昂成本、扭曲經濟活動,推高物價並降低經濟增長。Krueger更直言︰「補貼之類的措施可能是相當危險的,因為這意味偏袒甚至公然的腐敗。」
憂龐大赤字觸發債務危機
另邊廂,民主黨政府堅持不削減政府赤字的做法亦引起質疑。曾任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的Michael Boskin表示,當經濟處於快速增長時,給子孫後代留下更大的債務負擔不成問題,因為下一代會更加富有,可以承擔更高的稅收。「不過,當增長放緩甚至停滯時,靠財政赤字維持的福利支出站不住腳。」
他又引述2010年爆發的歐債危機,指「歐洲高福利的社會模式已經不復存在」,如果美國不控制支出和控制公共債務,它也有可能陷入同樣的陷阱。
褐皮書稱物價微升 道指反覆
聯儲局最新發布的地區經濟《褐皮書》顯示,美國多數地區的增長穩定或略有放緩,物價以溫和的步伐上升。此前曾指美國加息周期或已結束的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稱,利率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高位。美股3大指數周四早段反覆,道指曾升44點,報33,709點;標指升11點,報4,326點;納指升68點,報13,382點,及後齊倒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